孩子喜欢发脾气,不一定就是“坏事”

哪怕是长久以来,都在父母面前表现得乖巧可爱的孩子,也会因为偶然的一次挫折或失败,而变得焦虑烦躁,甚至是大发脾气。

但父母还是应该允许孩子,通过发脾气来表达自我的观点和意见。

对于孩子的无理取闹和大发脾气,有些父母愿意耐着性子与孩子讲道理,而有些父母或许会选择放任孩子不管,任由他躺在地上打滚、耍赖,或是直接暴跳如雷,和孩子“针尖对麦芒”,引发起一场不大不小的“家庭战争”。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父母和孩子全都垂头丧气、怏怏而回。

那么,如果说大人是因为对孩子“望子成龙”,或是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对孩子调皮贪玩的行为有所不满,才会大发脾气的话。

中小学生,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小脾气”,到底是缘何而生的呢?

现在有很多孩子,在家里被父母和老人整天宠着,不管是吃喝拉撒,还是扫地洗碗,大人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让孩子去做,什么都包办,孩子缺乏尝试和锻炼的机会,自然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也不敢做。

显然,这并不是孩子的天性,而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才养成了这些不良习惯。

孩子们总觉得身边的人都应该照顾和体谅自己的放纵任性,却很少认为自己也需要“换位思考”,理解和感恩别人的辛苦付出。

那么当孩子认为自己的利益和意愿受到伤害时,自然就会闹情绪、发脾气,完全不顾及父母和老人的脸面。

我们身边有很多“中国式父母”,自小就给孩子施加了“超负荷”的学业压力。

高中阶段,又把“高考改变命运”搁在嘴边。

在父母如此“天长日久”的唠叨啰嗦下,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对自己生活的家庭和环境,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厌恶和烦恼。

那么当很多“负重前行”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固执、傲慢和冷漠时,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偏激敏感的孩子们,自然会打心底里感到委屈和痛苦。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毫无疑问就是顶撞争吵和没来由的“小脾气”。

其实在孩子身上,大多数冲动情绪和恼怒行为,都可以用“年龄小”来解释。

因为年龄小,孩子想事情、看问题的方式不够客观冷静;

因为年龄小,孩子遇到事情往往只顾着自己的喜好厌恶;

因为年龄小,孩子表达观点和提出意见的方式,往往“出乎意料”。

然而每个成年人,都希望“负重前行”的自己,能够掌控孩子的教育、情绪和成绩。

可有关孩子的一切,总是因为年龄的缘故,无时无刻都充满着各种变幻莫测和崎岖坎坷,因此在孩子不断成长和认清自我的过程中,亲子之间自然会滋生出许多裂隙和怨愤。

这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不是闹着离家出走,就是断绝关系,父母又该怎么办呢?

作为孩子情绪和人生的“稳定剂”,父母在亲子争执中的情绪表现,能够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是否能更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所作所为,尽可能地不做“傻事”。

与此同时,父母应该尝试和学会接纳孩子的内心感受,理解孩子的现状,是过去许多年以来家庭教育和父母言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只是因为眼前偶然或突然发生的事件,导致了孩子的怒气冲冲。

而且实际上,同样是内心恼怒,对父母有着强烈不满的孩子,能够和善于表达情绪的孩子,哪怕方式“不对头”,哪怕情绪太冲动,都比那些习惯于将委屈和痛苦埋藏在心底的孩子,心理要健康得多。

首先,是孩子正常抒发情绪和表达意见的方式;

毕竟现在有许多孩子,从小被大人宠溺娇惯,还没有建立起理智和完善的“三观”,而且因为年龄小,尚处于成长阶段,在父母和老师面前偶尔闹情绪、发脾气,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有些父母非要“上纲上线”、“事事较真”,非要和孩子“针尖对麦芒”、“毫不退让”地争出一个你对我错,那么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问题,只会越来越负责、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