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看到父母吵架没有关系,抓住三点,呵护孩子的身心

一个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这一点很多父母都知道。知道冲突会影响孩子,可夫妻之间过日子难免会出现意见不合的时候。尽管大家都努力地不让孩子卷入其中,不让孩子看到父母之间的冲突,偶尔也会避无可避。

父母只要其中有一方喜欢用冲突的方式表达情绪和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孩子会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

别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再小的孩子都拥有感知父母情绪的能力,并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并且努力地去模仿。

有人说,父母发生冲突对孩子的影响如此深刻,那就不要让孩子看到父母发生矛盾不就可以了吗?

事实上,两个人只要在同一个屋檐下,很难做到每次都让孩子避开,更何况有些“不懂事”的父母在夫妻发生矛盾的时候,喜欢拉上孩子,让孩子“站队”。朋友A便是如此。

每次他们夫妻俩吵完架,她都会问她的儿子“如果我和你爸爸离婚,你要妈妈还是要爸爸?”

目睹父母冲突的孩子本来就被吓得够呛,突然被这么一问,立马就哭着说“我要妈妈。”

朋友A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慢慢地平复自己的情绪。孩子则一整天都粘着她,生怕她不要他。

不小心让孩子看到父母吵架没有关系,可如果没有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最近看了一本育儿书籍《抓狂两三岁》,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位叫笑笑的小朋友不小心看到了妈妈和爸爸争吵后,爸爸大发脾气摔破锅碗的情景。原本在一旁玩耍的笑笑看到这一幕被吓得不敢出声。

敏感的妈妈看到笑笑立马反应过来,过去抱着笑笑离开。接下来笑笑妈妈的操作很重要。

她抱了抱笑笑,微笑地对她说“没事的,爸爸妈妈意见不合,吵了个架。对不起啊,吵到你了。爸爸不高兴了,在发脾气。不过,妈妈和爸爸还是和以前一样相爱,也很以前一样爱你。”

像笑笑妈妈和爸爸吵架这样的场景在夫妻婚姻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会关注到孩子的情绪,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情绪无处宣泄,甚至将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没有看到就没有看到,既然夫妻吵架被孩子看到了,那么就要尽可能用孩子能够明白的语言告诉孩子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

并且告诉孩子,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自己的天,父母吵架在孩子眼里就像是自己的天在崩塌,他不知道自己能够躲在哪里,哪里才是安全的。

有人可能会说,两三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不需要告诉他们大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其实,孩子再小都能够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两三岁的孩子未必能够完全明白大人之间发生的事情,但他们知道只要大人脸上带着笑容那便是雨过天晴。

《抓狂的两三岁》的作者提醒父母,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不要过度描述冲突的细节,更不要把孩子当做倾诉或情绪宣泄的对象。

比如《都挺好》中苏明玉的妈妈。苏明玉的妈妈本就看不上苏明玉的爸爸,本来打算和昔日的恋人再续前缘,这个时候苏明玉来了。

每次吵架的时候,苏父总是沉默不语,苏母的情绪无处发泄,苏明玉便成为了发泄的目标。苏明玉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要不是因为你......”

苏明玉觉得自己的出生是不被期待的,因为父母冲突的影响,导致她形成了执拗、固执以及自卑的性格特征。

父母吵架千万不要将孩子卷入其中,即便不小心让孩子看到了,也要告诉孩子“放心,这跟你没有关系”。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基础。每个孩子都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里面有爸爸,有妈妈,有我,甚至有弟弟妹妹。

一旦孩子认为自己的家人要消失了,就会感到紧张和害怕。

比如,夫妻吵架的时候总是将离婚挂在嘴边,甚至问孩子“你要爸爸还是要妈妈”类似这样的问题,让孩子有了“家要没了”的想象。增加了他的不安全感。

安抚孩子的情绪,一定要告诉孩子“爸爸和妈妈依然相爱”,只有这样孩子心中的家才是完整的,这个家才能让他感到安全。

在父母冲突中,孩子可以称之为最无辜的“受害者”,如果无法避免让孩子看到父母之间的矛盾,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事后都应该及时处理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放任孩子陷于紧张和害怕之中。

作为成年人,应该尽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好榜样,而不是让情绪伤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