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能够提升其满足感和成就感,促进自我行为的调节,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群体意识。
合作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为达到目标而协调活动,以利己利他的行为。
分享指个人拿出自己拥有的物品与他人共享,从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
安慰行为是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状态,如烦恼、哭泣等,并试图通过语言或行动缓解他人的消极情绪,使他人变得高兴起来的亲社会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互助行为,是学前儿童期望参加社会互动的结果。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处境、遭遇能在感情上激起共鸣,能分担他人的苦难忧愁,并发自内心地在行动上给予应有的慰藉、关心和帮助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可以限制利己动机,使幼儿开始换位思考。幼儿的同情主要表现为对老弱病残的关心和爱护,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和物,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和物。
儿童的社会公德行为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包括诚实、爱惜物品和保护环境三个方面。
1.不把孩子同他人作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好的行为,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己。
2. 倾听孩子的话语。在和孩子沟通时,很多家长说得多,听得少。事实上,只有善于倾听,才能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从而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1.全情投入。和孩子游戏时,暂时放下手机,全身心陪孩子沉浸在游戏情境中;在游戏中同孩子对话,体会游戏角色的情感,与孩子产生共鸣;按照孩子的节奏开展游戏,不中途离开或敷衍。
2.眼神交流。陪伴孩子时,鼓励孩子与自己进行眼神对视,引导孩子养成边说边观察的习惯,这对他未来社交技能的养成意义重大。
3.回应感受。回应孩子的感受不等同于引导孩子的感受,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我理解、尊重你的感受”,而不是“我要来解决你的伤心、失落、孤单”。伤心、失落、孤单是孩子成长过程的一部分,需要他们自己去面对和解决。
4.鼓励表达。家长的共情、恰当提问,能鼓励和引导孩子学会合理表达。例如,在亲子阅读中,家长可以结合故事内容问孩子“如果遇到相同的困难,你会怎么办?”
1.增加孩子自我服务的机会。家长应学会放手,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洗手、吃饭、穿衣服鞋袜、整理小床等。家长还可以以信赖的口吻,委托孩子帮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积极参加亲子体育活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体育活动,在运动中,让孩子既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又学会一定的规则意识,更培养了良好的意志品质。
1.不强迫孩子分享。强迫分享不利于孩子正确理解分享的意义,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的需求不重要,甚至自己不重要。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形成不会拒绝别人的讨好型人格。
2.鼓励孩子制定分享方案。在家里,经常让孩子制定物品的分享方案,并说说理由。此外,家长可以通过追问等方式指出分享方案的不合理之处,鼓励孩子再次解决问题。
1.做好榜样示范。模仿是孩子的主要学习方式,家长注重自身公德行为是对孩子最好的示范,如不随地吐痰、乐于助人等。
2.和孩子一起参与公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和公众的义务活动,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对培养孩子的爱心很有帮助,如定期去孤儿院、养老院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