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中会经历无数次考试,每次考试都决定了我们人生未来的走向。可唯独为人父母前,并没有考试测查,也没有系统培训,直接竞聘上岗。
第一次当父母时,我们多少都有不足之处,会犯错误、会伤害到孩子,这是普通父母必经的路,并不代表我们不称职。
然而我们也不可否认,有些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方式过激,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
“有毒”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美国有位知名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她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提到了“有毒”的父母这个名词,指的是那些有意或者无意持续反复伤害孩子的父母。
这类父母给予孩子的往往是恐惧、焦虑、罪恶感等负面情绪,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人生,甚至会将悲惨的命运延续到下一代。
即父母和孩子的身份对调,爹妈不但不照顾孩子,还反过来要求孩子照顾自己。
这类父母总是习惯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一旦没达到自己的要求,他们就会吼骂、贬低小孩。
这种教育模式,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心理早熟,表面上看着听话懂事“早当家”,实际上内心脆弱,时常会有一种负罪感和自卑感,以后还可能活出低自尊人格。
常见的有肢体和言语两种。父母有时候因为过于生气,忍不住吼几句或者打几下孩子,这是正常的,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
虐待型父母区别于普通父母的是,他们打人的目的比较自私,并非是因为孩子犯错而生气,单纯只是因为自己的压力太大,所以对着孩子发脾气泄愤。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这类父母的情绪经常失控,下手时不知轻重,以至于孩子的身心都会受到伤害。
从小在这种原生家庭下长大的小孩,内心安全感匮乏,他们难以与别人建立起亲密的信任关系,总是会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中,以后的婚姻可能还会受到影响。
这类父母的掌控欲望比较强,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一切安排都得听自己的。而且嘴上还经常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来干涉孩子的决定。
即使孩子长大成人,他们仍然不肯放手,依旧处处喜欢插手。窒息的家庭环境,不仅会让孩子喘不上气,让他们想要逃离,还会让孩子产生深深的无力感。
另外就这个话题,有专家提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有毒的父亲毁女儿,有毒的母亲伤儿子。”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孩子3~5岁养成的个性特征,往往影响他的一生。认为小孩的性格底色,基本在这个期间就已经定型。
而在他们性格养成的阶段,会经历“俄狄浦斯情结”,典型的特征是:排斥同性父母,亲近异性父母,想把异性父母占为己有。
所以他们与异性父母是否能友好相处,不仅会对他们的个性发育造成影响,还关乎着孩子以后能否跟异性正常相处,是否会出现社交障碍,以及能否跟他人建立良性的亲密关系。
首先,父亲是女儿的避风港。从父亲那获得的支持和鼓励,往往能让女儿变得更有自信,她们也会更加坚强地面对外面的风雨。
其次,父亲是女儿与男性建立的第一段亲密关系。父亲身上的特征往往会影响女儿对男性的看法,未来在择偶时可能会参照父亲的模板。
最后,如果父亲经常不尊重妻子,还会导致女儿以后有不正确的女性观,在亲密关系中总是习惯性“讨好”对方,走向母亲的老路。要不就是对婚姻充满失望和恐惧之前,以后不愿意踏入婚姻的殿堂。
父爱通常都是沉默寡言的,而母亲则更善于表达爱,她们懂得赞美、鼓励孩子,这些正是童年的男孩渴望的。
如果我们有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当男孩小时候出现情绪问题的时候,母亲一安慰,孩子就能获得满满的安全感,内心变得平静下来。其实,这是因为母亲跟孩子之间建立了亲密的依恋关系。
而童年时没有跟母亲建立依恋关系的男孩,往往在成年后会变得性格激进、暴力、焦虑,人格发育还不健全。
所以,母亲对儿子造成的影响,很多时候是对于父亲的,特别是在他们青春期以前。
最后,很多母亲在教育儿子时,出现了管控过严、经常抱怨、过于强势等,都会导致儿子以后的性格出现问题,常见的就是妈宝男,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婚姻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想对父母们说:养育一个孩子,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你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就可能发动“蝴蝶效应”,所以请我们千万记住:伤人的话说之前要三思,以免覆水难收。
想对孩子们说:如果你深受原生家庭的之苦,可以不用强迫自己原谅,但是要记得改变自己的心态,不要一直缅怀在过去的痛苦之中,人生要向前看,才能开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