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科学意识比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难就难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意识?渝北实验小学刘芷含同学用一摞科技领域的奖杯奖状,佐证了父母的教育智慧:“给孩子的好奇心持续提供‘养料’,静待花开。”
近日,渝北实验小学在官微上晒了第三十七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成绩单”,刘芷含和另外两位同学合作的“针小乾坤大――探秘缝纫工具针”喜获一等奖。
刘芷含拿奖很像“集邮”:曾获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一等奖(作品被重庆市自然博收藏)、重庆市科普宣传展示活动优秀科普作品、渝北区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一等奖,还有第五届曹灿杯全国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重庆赛区决赛金奖等。他简直是行走的“小小科学家”。
妈妈戴静告诉记者,最开始完全是“无心插柳”。“孩子10个月大时就交给外公主带,外公每天都抱他去公园,看蜗牛、捉知了,不知不觉中,就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一颗科学的花种。”
平时只要一有时间,刘芷含就去大自然探秘、寻宝,尤其是暑假高温期间,刘芷含可以在日头最毒辣的午后,什么防晒衣帽都不穿,拿着小渔网兜就去稻田里找鱼摸虾。戴静哭笑不得:“家里简直变成了昆虫的天堂!”“刘芷含从幼儿园开始养昆虫,巅峰的时候,家里有十几种昆虫,比如小龙虾、螃蟹、蝴蝶……最受宠的是蚕宝宝――每到养蚕的季节,家里养了几十条蚕。”
戴静认为,虽然家里到处都是昆虫或者昆虫标本,但她不认为儿子是不务正业、瞎胡闹。对于孩子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的事情,她和先生做到了全然尊重,并且为其营造开放、明朗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放手去做、去探索,不受任何干扰。
好奇心是科学之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觉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有远见的家长,懂得及时抓住教育契机,为这种需求提供持续的“养料”。
当同龄的小朋友沉迷动画片和电子产品时,刘芷含正在野外和蜘蛛、蝴蝶做朋友,写观察笔记;或是在家里、书店、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百科全书。“我们很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刘芷含从幼儿园开始每天坚持看书。有的父母可能比较功利――希望孩子读一些‘有用之书’,比如提高写作技巧之类的。但我们比较尊重孩子的喜好,从他的兴趣出发,给他买了许多关于自然、昆虫的偏向科学类的书籍。”
戴静认为,书不能仅仅停留在“看”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走”和“思”,这样才能持续地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科学意识。
比如,最近刘芷含就常常催促妈妈有空的时候,带他第四次去四面山,因为那里有他永远考察不完的化石、丹霞地貌,还有百看不厌的各种美丽昆虫。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芷含对昆虫的喜爱与日俱增。对于自己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刘芷含心里非常笃定,他画了一张画:那是50年后的自己――作为昆虫学博士,他全神贯注地在显微镜下研究昆虫标本。
戴静相信科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她常常借助生活的小趣事、小问题,触发、引导孩子思考。比如,一年级暑假那年,戴静买了科学实验箱,带着孩子做各种实验,比如制作彩虹糖、水晶宝宝等。
再比如,刘芷含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戴静抱着他洗脚,不小心摔倒了。她马上问孩子,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带着刘芷含,参考肥皂盒利用吸盘挂在墙上的原理,制作了防滑凳。
“油价贵、尾气还有污染,新能源车是否会结束油车时代?”“新能源车的电源哪里来?中国基于地理位置和资源,多数都是用煤发电,会不会造成新的污染?”“重庆这么热,能不能用太阳能发电?或者核聚变发电?但是怎样普及呢?”
一步步引导,一次次思维碰撞,直到“聊”到瓶颈、拿不出解决方案的时候,戴静就会认真地看着孩子,温柔笃定地说:“这是一个研究的方向,以后说不定你今后会解决这个问题。”
作为语文老师,戴静对孩子和学生抱有同样的期许。但坦白地说,如果单论成绩,刘芷含可能并不是优秀的,“孩子一二年级时的成绩名列前茅。通常到了三年级这个分水岭会出现波动,我有心理准备,但当他真的下滑以后,我心态很快崩了。直到我母亲当头棒喝――‘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孩子大概率也是普通人。你要接受自己的普通,放低期望值,在全力以赴仍然达不到目的之后,接受孩子的普通。”
戴静恍然大悟,老话说“贪多嚼不烂”,孩子的分数也许不理想,但他在别的领域闪闪发光,就已经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她自己总结了一句座右铭,愿与所有的家长朋友共勉――“朝最美的方向,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