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缺陷,始于童年,终于一生

大部分人会发现,你渐渐步入中年后的行事风格说话方式,隐隐约约会和你的父亲或者母亲很像。

即使自己年轻的时候很不认可他们。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不委屈、不生气、不懂事、不麻烦

40多年前,一个普通家庭里有四个兄弟姐妹。大哥叫“不委屈”,二姐叫“不生气”,三妹叫“不懂事”,四弟叫“不麻烦”。

一天,妻子外出买菜,父亲下班回家,发现厨房地上碎了好几个鸡蛋,顿时火冒三丈,抄起扫把,把四个孩子赶到客厅里,厉声质问:“谁干的?”

四个孩子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得老老实实听父亲训话。父亲发了一通脾气后,红着眼,瞪着几个孩子,让他们“坦白从宽”。

大哥“不委屈”扑通一声跪下了:“爸,都怪我,是我没有照顾好弟弟妹妹,只顾着自己写作业,没有看好他们。您要打就打我吧,我皮实,弟弟妹妹还在长身体。我以后一定当好哥哥,管着他们,不让他们去厨房捣乱!”

父亲听完,火先消了一半,心想,我大儿子果然是个能扛事的,平时照顾弟妹也尽心,这事本来和他没关系,他为了弟妹主动承认错误,带了个好头!

想着想着,父亲的脸色就好了几分。

最善于察言观色的二姐“不生气”一看,马上过来给父亲按肩膀捶背,柔柔婉婉地说:“爸,您别生气了!您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您气坏了我们怎么办呀?这种小事您就别往心里去了,我这个做姐姐的教训他们就行了,你先休息会。”

说完,二姐回头对两个小的说:“让你们平时没事别进厨房,你看,惹得咱爸多不高兴?爸赚钱多不容易啊!咱们一分一毫都不能糟践!快过来,给爸赔礼道歉!”

父亲一边享受按摩,一边听着二女儿的马屁,心里越发舒服,心想:果然女儿就是贴心小棉袄,我想说什么她都知道,又懂得体谅父母,太会疼人了,不知道将来便宜了哪里的野小子!

三妹“不懂事”看着面色越来越好的父亲,立刻转身去倒了一杯热茶。由于人小力弱,颤颤巍巍地把茶杯端到父亲面前,声如蚊蝇地说:“爸爸别生气了,爸爸喝茶!我跟着哥哥姐姐学习,我真的没去厨房。”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大颗眼泪在眼眶里滚动。

父亲一看,顿时心软了,他知道三女儿向来乖巧懂事,从来不会调皮捣蛋。接过茶杯,还微笑着摸了摸小丫头的头顶。心想,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我这个爹当得真好!

最小的四弟“不麻烦”还不太会说话,他睁着懵懂的大眼睛,看着这一屋子人,突然嘴巴一撅,眉毛一皱,尿裤子了!

屋里顿时一片手忙脚乱。父亲抱起了小儿子,二姐拿来了换洗衣裤,三妹拿起玩具哄着小弟弟,大哥一看这里没他的事,捡起父亲拿来的扫把,默默去厨房把碎一地的鸡蛋收拾了。

母亲买菜回来,正看到这幅场景,对父亲说:“你今天怎么提前回来了?你没跟孩子发脾气吧?今天我做饭的时候,厨房里进了只野猫,我光顾着赶猫,不小心把鸡蛋打翻了,所以上街又买了几个。”

父亲被小儿子的一泡尿一打岔,早忘了自己的气,见真相大白,满不在乎地说:“嗨,这点小事,值得我生气吗?”

吃饭时,父亲习惯性往两个女儿碗里夹菜,母亲偶尔关心下默不作声的大儿子,父亲便说:“他那么大个人了,别把他当小孩子!”

父亲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有气就撒是他不二的原则。对他来说,这是身为父亲的权力。自然而然地,孩子们也掌握了一套成熟的流程,消解父亲的怒火。

这一套分工,让孩子们在成长中慢慢固化了自己的个性。

大哥习惯了隐忍和担当,同时也赢得了弟妹们的敬重。他学会了收藏自己的委屈,心理上也不会依赖父母。

他在外面是人人敬重的老大哥,朋友很多,排面也很广。但他最后不顾父母反对,和一个家庭条件一般,但同样忍让的女子结了婚。

在他的新家里,他不用再隐忍受委屈,他有脾气就发,对孩子也扮演着严父的角色。

二姐越长大越人精,天长日久她磨练出了察言观色的本领,知道什么时候该讨好,什么时候该劝说,什么时候要威,什么时候要慈。

她在单位如鱼得水,人人称赞。她嫁给了一个事业同样顺遂的人精,生活中两人默契十足,即使有情绪也能通过沟通解决掉。

身边的人都说,二姐不生气脾气真好、情商真高,出了什么事都愿意找她商量,听她的建议。随着事业越走越高,二姐夫妇在家里在事业里都成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三妹因为从小听话懂事,一直是全家的掌中宝,她习惯了哥哥姐姐帮她解决所有问题,虽然有些单纯内向,唯唯诺诺,但也诸事顺利。

后来她没敢远嫁,主动承担了回家照顾父母的责任,最烦恼的事是过年时该给哥姐送什么样的礼。

四弟不麻烦其实很倔强,但他得到父母的宠爱却最多,最小的孩子在家里理所当然受着优待,坚持认为父母的一切都应该由他来继承。

他非常羡慕“扶弟魔”家庭,总是幻想着姐姐有一天帮他把终身大事连带车子房子一起解决了。父母为他操碎了心,但他学会了二姐拍马屁的本事,知道父母只需要哄一哄就万事大吉。

这就是家庭和父母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差异化明显。

“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童年时代就已形成的性格”,

如果这句话很难理解的话,我翻译一下,可以简单理解为――

“一个人终其一生的努力,不过是在弥补童年时就已形成的性格缺陷和问题”,不论男女都这样。

人就是环境的产物,“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不管我们想不想承认,基因就像是刻在灵魂深处的烙印,先是影响性格,继而影响生活态度,到最后可能就影响了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