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要求外孙改随自己姓:上门女婿争孩子姓氏,是“软饭硬吃”吗

关于孩子的姓氏,一直以来纷争不断。以前众人都默认孩子随父姓,然而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盛行,孩子随母姓也逐渐开始流行了起来。因为孩子跟谁姓的问题,不少家庭还闹过矛盾,令人无奈。

上海崇明向化镇的一位老爷爷,坚持要10岁的外孙女改和自己姓,理由很简单,女儿女婿还有外孙女,一家三口吃住都在自己家,外孙女如果不跟自己姓,老爷爷觉得自己很吃亏。因为老爷爷的这个要求,导致他的女儿十分地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事情一被爆出来,就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绝大多数人都支持这位爷爷的做法,认为吃住都在女方家,等于是上门女婿。而且这位爷爷免费供他们吃喝了10年,吃谁家的饭跟谁姓,没毛病。

还有人表示,面对这种合理的要求还不愿意,上门女婿还想争孩子姓氏,等于“软饭硬吃”,让人无语。

其实,孩子是随父姓还是随母姓,我国法律上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只要父母协商一致即可。也就是说,在一个家庭中,男方拥有冠姓权,女方也同样拥有,即使男方是上门女婿,也是可以争取孩子随自己姓的。

但是,如果男方这么做,可能会引起长辈的不满就是了。出于家庭和睦的考虑,这种情况下,孩子跟谁姓应该提前商量好,最好能在夫妻俩怀孕生子之前,就将答案敲定下来,这样才能避免之后的一系列矛盾。

由于古代一直是男权社会,男子的地位远远高于女子,所以孩子随父姓,也就不免成为了众人共同的认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大众的思想越来越开放,但是对于“子随父姓”这种传统观念的认同感,仍旧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老年人,默认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

可以说,传统观念的影响,真的很难改变,即使现在也有一部分人愿意接受子随母姓,但人数仍旧不多。

尤其在过去的社会,因为多是体力劳动,而男性的体能天生就比女性更强,所以一个家庭当中,往往是男人当家,是家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这就导致了“重男轻女”思想的盛行。

男女双方结婚,女性是嫁,男性是娶。而且结婚之后,女性大多会离开自己的父母,到男方家里居住,组成另外一个小家。可以说,这种模式下,一个家庭的组成,基本是围绕男性的。

而且,在以前的时候,很多村子都是同一个姓氏,如果嫁过去一个女性,孩子就随母姓,那么不用多久,这个村子就会乱七八糟,不好管理了。

如今,虽然同一个姓氏住在一起的情况,几乎消失了,但是女性嫁、男性娶的模式仍旧在使用。这也是孩子随父姓的思想,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的原因之一。

如今孩子“随母姓”的情况越来越多,又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认为子随父姓理所当然,但是现在当家做主的是年轻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新生代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

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项调查,2032个人当中,54.7%的人表示能接受孩子随母亲姓。可见,现在年轻人的思想,和老年人的思想早就不在一个维度了。

正因为年轻人的接受程度高,且不断将这种思想灌输给自己的子女后代,所以孩子随母姓的现象,才会越来越常见,可以说每个年轻人都出了一份力。

相对于以前“男主外女主内”的现象而言,现在的女性独立自主的多,而且工作能力并不比男性弱,一个家庭当中,女性所起的作用,所带来的收益,至少占了一半。这种情况下,女性也更有底气、更有资格要求,孩子随自己姓。

虽然说法律并没有强制性规定孩子该跟谁姓,但想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还需要孩子父母的协商和同意,如果两方争执不下,两个人都不愿意妥协,那么只会将事情推向更麻烦的地步。

如今孩子随母姓的现象越来越多,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些家庭的相处氛围很好。

因为孩子的父亲愿意体谅妻子,孩子的爷爷奶奶也同意不干涉,最终孩子才能成功冠上母亲的姓氏。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体谅,也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孩子到底该跟谁姓,其实最好在小两口结婚之前就能商定下来,这样婚后才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闹矛盾,影响两人的婚姻和家庭的和谐。

如果实在争执不下,也可以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比如生两个孩子,一边一个姓氏,平均分配,不用争得面红耳赤。再比如现在还有人采用“父姓+母姓”的方式,给孩子取名,虽然这种方法未必十全十美,但好歹也是一种折中的办法,家长们可以适当考虑。

但是不管怎么样,家长都应该以家庭和谐为首要目标,毕竟,一个有爱、团结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姓氏弄得纠纷不断,实在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