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时候不能总是抱他,抱他会造成依赖,以后不够独立!
就多放孩子在床上躺着,让他自己玩,这样以后才能独立性更强一些。
很多老人家在指导年轻人养孩子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观念传承下来。
而妈妈生完孩子之后本身就很累,听说不抱孩子能够更独立,更是趁机偷懒,孩子哭了就让他哭一会儿,孩子醒了就让他自己玩。
儿科教授王艺伟在他的书中就提到,有研究表明:妈妈搂抱宝宝时间的长短,对宝宝日后的智力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验证明花15分钟来拥抱抚触轻拍孩子,每天3~4次,可以很好地发展协调运动能力和孩子将来的学习能力。
小婴儿时期,妈妈只需要多抱抱孩子,就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心理学家找了两个猴妈妈,一个是胸前挂着奶瓶的铁丝猴妈妈,另外一个是啥也没有的绒布猴妈妈,跟一群新生的猴子在一起,这些新生的猴子宁可不喝奶,也更喜欢跟绒布猴妈妈在一起。
所以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肌肤相亲妈妈的拥抱对于他来说更重要。
孩子从温暖湿润舒适的子宫,来到这个干燥嘈杂,明亮寒冷的世界,还被穿上束缚他的衣服,对于新生儿来说,这些都是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他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好。
但当他被妈妈抱在怀里的时候,他能闻到熟悉的味道,他能听到熟悉的心跳声,他能感受到妈妈的温度。
这就会让他感觉到似乎又回到了子宫里面,也让他慢慢地感受到这个世界也不是那么不可接受,至少还有妈妈温暖的怀抱。
所以孩子需要怀抱,那是因为他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内心的恐惧需要妈妈的怀抱来安抚,需要妈妈陪他一起去适应这个新的世界。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孩子在6个月之前他是没有规则意识,更加不会利用哭来要挟家长,所以只要他哭就真的是觉得害怕,觉得恐惧,需要妈妈的怀抱。
所以孩子在6个月之前怎么宠都不过分,你越宠孩子,孩子就越有安全感,孩子越有勇气去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
到孩子6个月之后,家长可以慢慢地锻炼孩子独立的能力。
当孩子已经学会坐起来,学会吃东西,慢慢地学会爬,学会走,这时候家长可以放手让孩子去探索这个世界。
但当孩子摔倒了,受到挫折了,内心难受了,哭泣了,妈妈也要给孩子提供自己的怀抱,要让孩子知道妈妈爱你,妈妈的怀抱就是你最温暖的港湾。
孩子在小的时候,他的脊椎还没有发育完善,脖子也是软塌塌的,在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的脖子和脊椎有支撑。
比如把孩子的头放在妈妈的肘窝里,小臂和手托住孩子的背和腰,另外一只手托起孩子的小屁股,横抱或者斜抱的姿势,一定要让孩子的腰和颈部在一个平面上。
抱孩子的时候,尽量让孩子更贴近妈妈,让孩子的耳朵能听到妈妈的心跳,让妈妈的脸在孩子眼睛25厘米左右,能够让孩子更深切地看到妈妈。
孩子越小越要多抱,抱得多了孩子才有安全感,孩子才有勇气去探索这个世界,才能更好地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才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