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共情,是我们一直提倡的教育理念。
但是,家长们在实际问题中,常常无法和孩子的情绪产生共鸣。
今天把别人送给孩子的一杯奶茶打翻了,他伤心了好久,有必要吗?
这位妈妈说别人送了儿子一杯奶茶,儿子就一直放在冰箱舍不得喝,等着周日好好喝,结果被她不小心打翻了,儿子知道后就特别难过,于是她就安慰儿子说:
“刚好为你的身体健康着想,你刚好可以减减肥嘛”
因为他觉得儿子14岁,170斤的体重已经严重超标了,好不容易瘦了30斤可不敢再胖回来了。
儿子听完更委屈了,这一杯奶茶12元,他觉得很贵,因此从来没买过,并且觉得妈妈一点也不会安慰人。
“那我咋办,再请你喝一杯?”
儿子就说没必要了,但是心中还是很伤心,这位妈妈又说:
“这就是一件小事,有啥可难过的”
这位妈妈完全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也不能共情孩子的感受,觉得孩子因为一杯奶茶就伤心很久,完全没有必要!
当我看完这整个事件之后,我就在想,这位妈妈可能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她觉得也就是一杯12块钱的奶茶而已,没必要小题大做。
但是对于她来说的小事,却是孩子心中的大事。
孩子希望妈妈能够理解自己的感受,结果却换来一句“刚好你可以减肥”。
这样的话,我相信大家听了都不是很舒服,何况是把奶茶这件事看得很重要的孩子呢?
犯了错误应该道歉,而不是一味地为自己做合理化的辩解,不会共情的父母,赢了面子,却输了孩子。
C、陪伴哭泣的孩子,感受TA难受的地方,想办法与TA的难受“同频”。
然而,平时生活中,A和B或许是很多父母常用的方法,制止孩子哭,或者转移注意力。
这些方法由于缺乏“同理心”,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悲伤不被看见,不被理解,情绪没获得及时的处理,甚至还被压抑下去了。
孩子产生的不好的情绪,并不会因为“制止”哭泣而消失,坏情绪只有被看见,被接纳和理解,才能“被处理”。
当孩子格外珍惜的奶茶被自己不小心打翻,他很伤心时,妈妈首先要做的就是道歉。
抱歉自己做了错事让孩子伤心了,而不是急于为自己的错误做合理化辩解。
我相信这位妈妈应该也有过这种心心念念期待着一件事的感受。
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小礼物、一个好吃的足够让他们感到兴奋和期待。
然而这种期待被“破灭”了,第一感受当然是伤心,而且真的会伤心很久,这时候孩子要的不是安慰,而是被理解、尊重,而不是“这有啥可难过的”。
这个时候,孩子的伤心已经是双重伤心了,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期盼已久的奶茶被打翻了,还要加上妈妈的不理解,不仅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找很多理由,以“权威者”的姿态来掩盖。
很多大人看起来没啥的事情,其实对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
是孩子所期望的好伙伴
父母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大人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孩子答:大人的世界全是屁股。
妈妈带着孩子参加一场晚宴,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可孩子却一直在哭闹、撒泼,把鞋子都给踹飞了。
妈妈觉得孩子无理取闹,把孩子骂得直掉眼泪,可当妈妈把鞋拿回来,蹲下给孩子系鞋带时,发现孩子矮小的视角里,没有美食,也看不到舞台的节目,只有大人密密麻麻的腿、屁股和红桌布。
评论区有一位妈妈说了分享了自己同款遭遇!孩子的世界,真跟我们看到的不一样:
“说好去逛商场,可儿子到了门口怎么都不肯进去,自己好说歹说,就是不肯进去。
正当我气急败坏的时候,看到他的鞋子脏了一块,于是就弯腰为他擦鞋。这一弯腰,我从他的角度看到了商场门口,那个半开不开的门,像极了一个怪兽的嘴巴,黑洞洞的,看起来很可怕。我一下明白了他不肯进去的原因。”
就像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会发现视线所及之处都是大人的屁股,而很难看见大人的脸。
父母也一样,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孩子,孩子身上就会有很多“无理取闹、小题大做的行为”。
我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降温后带着女儿去泡温泉,在一个42度的池子旁有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她奶奶一直把孩子往水里按,孩子烫得哇哇大哭,周围人劝说:
“我觉得还好啊,不烫,她就是娇气。”
那些越来越不愿和家长沟通、大人话听不进去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从“我觉得”开始的。
教育孩子,就是要蹲下来去和孩子说话,用孩子的视角去和TA沟通。
孩子所期望的父母,一定是一位能够共情的伙伴。
设想你自己是一位小男孩的家长。小男孩特别贪玩,喜欢到处乱跑。
星期天,你带他到公园玩耍,可是刚刚到达,他一转身就不见了。
正在最着急的时候,看见有人牵着你的孩子走过来了,请问,此时你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1.“你跑哪里去了?”(这是在责怪、质问。)
2.“不是告诉你不要到处乱跑吗?”(这是在讲道理、责怪。)
3.“啪啪两耳光打了再说。”(这是在发泄愤怒。)
4.“我会抱住他哭,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是在触动悲伤等情绪。)
以上答案都没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真正的共情,是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情绪和状态。
小孩子自己跑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么久,他们的情绪和状态肯定是恐惧、害怕、焦虑,所以,家长要想与孩子共情,首先要安抚他的恐惧。
父母可以先抱住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现在是安全的。
“宝贝,找不到妈妈很害怕也很着急吧,我也一直在找你,妈妈也很担心你,来抱抱,别怕!”
“我的感受被看见了,我感觉自己是被理解、被接纳、被尊重的。”
儿童心理学家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写道:
“孩子的信息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他们的问题往往隐藏着担心、烦恼、愤怒、失望或伤心。”
与孩子的每一次共情,都是对孩子情绪的一次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