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谁带就跟谁亲?心理学研究结果,可能跟你想的不太一样

如今,很多家长可能会发现,每当孩子一哭闹,最亲近的人竟然是奶奶姥姥,而不是爸爸妈妈。

父母与孩子血脉相连,他们不应该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吗?

然而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是,如果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一味地把孩子交由老人照顾,那么孩子可能很难与父母变得亲密。

从心理学上来说,一旦家长错过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再去做出任何努力,往往都会于事无补。

孩子由谁带才跟谁亲

现代社会,年轻家长忙于工作,由老人帮忙照顾孩子,成了很多家庭的标配。

比如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年轻家长努力在外打拼,不得已将孩子放在老家,交由老人帮忙照顾,一整年时间也回不了几次家。

于是每次回家的时候,孩子都会与家长有一种难言的陌生感,缠着老人不放手,连叫起来爸爸妈妈都会有一些生疏。

等到几年时间过去,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家长终于在外站稳脚跟,买下房子,可以把孩子接到身边一起生活时,又会迎来孩子的抵触。

从小与老人长大的孩子,发自内心和老人更亲近,宁愿守在村子里,也不愿意随爸爸妈妈搬到大城市去生活,家长好不容易把孩子接到身边,亲子关系也不会得到改善,孩子仍然和远方的老人最亲,与爸爸妈妈总是无话可说。

错过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孩子很难与家长亲密

其实,之所以孩子会由谁带就跟谁亲,是因为家长缺席了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导致老人替代父母,成为了孩子的第一照料人,孩子自然与老人关系更亲密。

孩子年龄越小,能力越弱,他们就会越依赖那些能够陪伴在身边,为其提供安全感,帮忙解决问题的照料者。

发展心理学家鲍尔比曾把孩子的依恋关系分为3个阶段:

此时,孩子处于前依恋关系,通过哭声与监护者建立联系,但并不会认人。

这个阶段,孩子会开始尝试与人交往,试着吸引监护者的注意力,通过声音、脸部识别来认出陪伴自己的人,但孩子对于监护者不会表现明显的喜好和选择,没有达到完全认人的阶段。

这时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喜好,只喜欢日夜陪伴自己的人,开始依赖主要抚养人,依恋关系逐渐形成,并且会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

如果家长错过孩子2岁前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那么孩子往往会与实际监护人建立依恋关系,无论父母如何进行弥补,也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孩子在7个月以前,虽然无法清楚辨别监护者的形象,但仍需要我们提前与其建立联系,给孩子留下亲近的印象。

比如平时多与孩子做一些亲密接触,拥抱抚触孩子,对孩子母乳喂养,经常和孩子有一些眼神接触,多多进行互动等等,都能和孩子建立起一定联系。

孩子表达需求的方式非常单一,无论是饿了困了还是渴了累了,都只会用大哭来表达。

而当孩子有了生理或者心理上的需求时,我们一定要给予足够关注,并及时满足。

如果孩子一有需求,我们就能及时关注并满足,自然会让他对我们更信任,也更富有安全感,反之,孩子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并且感觉自身被抛弃,处于消极情绪当中。

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给予他们更多高质量的陪伴,切忌轻易离开孩子,让孩子获得更多安全感,比如多和孩子做一些互动,说一些无意义的对话,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等等,而不是单纯地坐在孩子身边。

虽然父母与孩子血脉相连,但如果错过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同样会使亲子关系受到影响,孩子很难从心底对家长感到亲密。

即便年轻家长工作繁忙,在孩子2岁以前,还是要尽量参与到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来,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毕竟孩子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

我是@歪妈,家有萌宝一枚,专注于孕期、育儿方面的知识研究,更多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