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可以“不管”孩子吗?

在孩子陷入消极、失去动力之后,父母往往会询问他人的意见。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会得到一个建议,要给孩子空间,但是,他们又会怀疑,什么都不管,孩子能变好吗?

有一些父母真的就开始“不管”,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发现,“不管”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孩子可能滑入“放纵”,也没有开始自律,这个时候父母就再次坚信:孩子还是需要管。

联结就是获得社会和家庭的关系养分,从他人的力量中确认自己的价值。

孩子在获得选择权的同时,还承担了选择带来的责任。比如,自己管理自己的睡觉时间,就要承担没起床迟到的代价。

不管孩子,孩子不一定马上愿意承担责任。因为过去被控制下不用承担责任的惯性会延续。很多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无所谓,父母不管了,正好放纵自己。

所以,“不控制孩子”并不是告诉父母要“放任”。“放任”是不付出注意力,而“不控制”,意味着鼓励孩子的自主。

放弃控制的同时,也保持关注,这是控制型的父母最难做到的。因为控制型的父母付出注意力附带的条件就是:我爱你,所以你需要听我的。

放弃控制的父母应该转变的思路是:我爱你,但我并不需要你听我的。

这个观念的前提是:我爱我的孩子,我希望他的人生有自己的可能性,而不是由我来制定。

理解这一点,放弃控制的父母应该是:不再规划孩子的人生,但依旧保持关注。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愿意倾听和理解孩子。在孩子不需要帮助的时候,只保持观察。

愿意做到这一点的父母,放弃控制的同时,也提供了“联结”。

和“不管”相比,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这样,自主、联结、胜任,有了这三个核心要素的支持,孩子才有可能成为有自我管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