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语说:怀有自卑感,不代表精神就不健全,主要看你如何看待自卑感,是以自卑为动因激励自己前进还是畏缩不前。
如前所述,识别自我状态有四种方法:一是行为的表现;二是社交的互动;三是过去的经验;四是现象的体验。
如何从过去的经验来判断自我状态?
这个过去的经验,也就是三自我状态中的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代表着过去。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去进行自我状态识别,其实就是去确认自己或者对方是不是处在父母自我或是在儿童自我状态下。
心理学认为,对于父母的语言方式和行为,孩子会不自觉地拷贝下来,然后在生活中直接应用,这个应用的过程就是父母自我状态。
同样,通过和父母的互动,孩子也知道要用何种方式、何种行为,去得到父母的关注,达到自己的目的。当我们重演儿时的行为方式,就是进入儿童自我状态的时候。
因此,利用经验去判断自我和他人自我状态时,基本上就是在判断自己或者对方究竟是儿童自我还是父母自我。
认为自己或者他人是否处在父母自我状态,就是要看自己或者他人当时的语言、面部表情、行为方式,像自己的父母、还是其他养育者?
认为自己或者他人是否处在儿童自我状态?就是要看自己或他人是不是在用儿时为了达到自己目的的方法来与他人互动?
无论是父母经验的延用,还是重演儿时为了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都是过去经验的判断。
再说从现象的体验来判断自我状态:伯恩认为,现象体验的角度只会在个体能完全重新经历当时自我状态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所谓完全经历,就是完完全全的重新再次经历过去你在那个事件下,某种自我状态的时候的一切。因此,这种识别方法,更偏心理治疗师治疗给来访者治疗时和来访者的一种互动。
总之,TA的四种识别自我状态的方法,通过行为的表现来识别自我状态是一个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才是社交互动和经验判断,最后才是咨询室用到的现象体验。
有一部电影叫《罗马假日》,非常好看。其中有些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女主角是一个公主,电影一开始,这个公主就开始接见很多人,出席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经常接见人、出席各种活动,让公主常年处于成人自我社交的状态。)
但事实上,公主也只是一个18岁的小姑娘,因此,自然会有一些不耐烦或者是真的很疲惫的时候。
有一个场景是公主在那里和大家握手,因为她穿着高跟鞋的脚太累了,就偷偷把高跟鞋脱下来了一只,裙子很大,所以大家根本看不到她已经把高跟鞋脱下来了。
从社交的互动来判断,公主正接见人,妥妥的应该是成人自我状态啊,对不?
但从行为的表现来看,一个公主,在接见人时,居然趁人不备,脱下鞋子,那就肯定不是成人自我了,而是进入了儿童自我状态了。
更戏剧的是她不小心把高跟鞋踢走了,一时找不到鞋了。巧的是,正好有人过来邀请她跳舞。
咱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公主能应邀立刻站起来跳舞吗?肯定没办法的。
毫无疑问,刚开始脱掉高跟鞋的放松感觉一下子消失,公主慌张起来,紧张地用脚去找高跟鞋。(公主的自我状态从自由型儿童转变到适应型儿童自我)
我想,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在开会、上课、听老师讲课时,肯定有过这种感受。刚开始一直非常认真地听,听到特别精彩时,就忍不住大笑或者特别开心。我就是如此。
通过TA自我状态的识别来分析,听课时,大家通常是成人自我状态,听到特别感兴趣的内容,或是老师讲的特别幽默时,往往就忍不住大笑,此时就是进入了儿童自我。
从某种程度,认真学习听课就是一种表现的自我,听到有趣的内容哈哈大笑的瞬间,又是一个真实的儿童自我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比如你做了一桌非常丰盛的菜肴准备给心爱的人吃:一方面你的内心可能会有这么一种期待,我做的特别好,希望心爱的人很喜欢吃自己做的东西;同时你可能还发自内心的希望自己饭菜做的好吃,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这个快乐是不需要别人给予我们赞美的,是发自内心的一个自由、自主的状态。
综上所述,自我状态的识别最常用的就两个,一个是行为,行为是我们可观察到的。另外一个就是社交互动,我们和别人互动时,别人就是我们的镜子,我们看到别人的同时,其实也就照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