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家谈起了孩子在家是否会主动做家务。其中有位妈妈表示,她家小孩平时特别懒,平时让他扫个地或洗个碗,总是各种推辞或拖延,一点儿也不愿劳动,就和孩子他爸一样。
所以这位妈妈非常焦虑,担心孩子是否真的会像其父亲一样懒惰。大家在听到了以后,纷纷安慰这位妈妈,表示孩子可能只是因为年龄小,所以没有做家务的意识,等长大了,应该就不会这样。
我在听了后,并没有安慰这位妈妈,因为密苏里大学曾经做过一个“懒鼠”实验,该实验发现懒惰基因可能与遗传有关,所以这个宝宝的懒惰,可能真的与孩子爸爸有关。
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实验呢?密苏里大学的弗兰克教授将一批健康的老鼠放在了一起,接着就开始监测起这些老鼠的运动量,他发现运动量最大的老鼠与运动量最小的老鼠,并不是同一祖先的后代,所以他推测这也是影响了老鼠运动量不同的原因。
于是他就进行了下一步的观察,发现运动量最大的老鼠后代与运动量最少的老鼠后代相比,也是比较勤奋的,运动量也更多一些。
弗兰克教授认为,如果把这种情况放在我们人类身上,也可能是同样成立的。
这就意味着比较勤奋的人的后代,往往也是比较勤奋的,而懒惰成性的人,他们的后代往往也会比较懒惰。
虽然弗兰克教授的实验认为懒惰是具有遗传性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除了遗传因素,还有很多原因也会让孩子变得懒惰,下面就带各位家长具体了解一下。
现在家家户户基本只有一两个小孩,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度,自然高了许多。特别是有的家庭,四个老人和两个大人只带一个小孩,所以小孩的很多事情,自然被大人给承包了,这也意味着许多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却被大人给代劳了。
那么孩子在这种溺爱之下,就容易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被家长代劳各种事情。
时间久了后,他们可能就会产生这样的意识,认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有家长帮自己做,所以自己也就变得越来越懒,甚至失去了基本生活能力。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可能会让孩子变得非常懒惰,那么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多,其实也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懒惰。
这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如果过多,容易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会让他们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所以干脆就不做了,导致孩子变得懒惰。
特别是有的家长,他们认为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都不应该做。
所以每当孩子独立做事的时候,就会各种责备孩子,因此孩子容易变得心灰意冷,不愿再去做“多余”的事情。
那么有的孩子过于懒惰,其实和家长没有太多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大脑没有相关的意识和概念,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懒惰起来。
因为有的孩子并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所以一些在家长看来比较紧要的事情,他们并不会把其放在心上,认为只要待会去做就可以了。
因此就容易让家长出现误解,认为孩子是因为懒惰才拖延的,所以就容易出现恶性循环,导致问题的出现。
虽然孩子懒惰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家长千万不可忽视,因为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的因素,都容易对孩子今后的生活造成影响。
孩子一旦养成懒惰心理,那么他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可能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拖延症,觉得糟糕事情可以先放一放,稍后再做。
但是这种做法,却容易让孩子做事半途而废,因为他们只要一遇到困难,就会选择暂时放弃,时间久了后,孩子就很容易出现畏难心理。
茅盾就曾说过: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
因为只要他们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就会懒惰起来,不愿去解决,这也容易让他们失去很多好的机会。
孩子如果懒惰成性,其实也容易让他们养成依赖心理,特别是一些被家长溺爱长大的小孩,这种心理更容易出现。
因为孩子在出现懒惰心理后,就会产生一种自己得依靠他人解决问题的想法,所以他们会习惯性地依赖于别人。
特别是对孩子溺爱的家长,他们在看到孩子不愿做某事后,又不愿说孩子,所以会选择自己来做。
那么孩子在有了这样的经历后,就会觉得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肯定会有人替自己擦屁股,所以即使懒着不去做也没事。
懒惰对于孩子情绪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孩子在出现懒惰后,原本定好的事情和计划,就得不断被推迟,甚至会出现完不成或取消的情况。
时间久了后,孩子可能会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似乎都不能按照原本的计划完成,这对于他们的内心来说,可能会变得非常焦虑,甚至会不停责备自己。
但因为自己已经懒惰成性,那么这种拖延又会无限期地继续下去,所以孩子内心就比较容易陷入事情完不成的焦虑当中,甚至会被这种负能量充满整个身体。
英国曾有这样一句谚语:因循懒惰就是死亡。因为孩子在陷入懒惰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尽可能地帮助孩子脱离懒惰,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逐渐走上正轨。
康德曾说过:没有目标而生活,就如同没有罗盘而航行。
所以如果想要孩子摆脱懒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动起来,因此给孩子设定一些可行性比较高的计划,往往能让孩子以最快的速度摆脱懒惰。
但因为孩子的懒惰并非是一日养成的,所以想要他们通过执行计划摆脱懒惰,也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的。
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些小事,比如每天看一页书,背五个单词,那么这些目标看起来很小,但如果都能按质按量地完成,也是能起到质变的效果。
作为家长,可能会非常心疼孩子,所以想替孩子做各种事情,但为了孩子好,家长还是尽量不要包办孩子的各种事情。
虽然有的家长会给自己找各类借口,例如觉得孩子太小,等长大一点再让他们自己做,但是这只会助长孩子的懒惰心理。
所以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放手,让他们从身边小事开始做起,例如让孩子自己刷牙,自己吃饭,自己收拾屋子等。
有些家长性子比较急,所以在看到孩子出现懒惰的行为后,就会用语言攻击孩子,以此达到催促孩子的目的。
虽然这一做法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效果,但孩子被家长骂久了后,其实容易出现反弹,也就是破罐子破摔,产生抗拒感。
所以家长应该尽可能多地去鼓励孩子,让孩子明白他们也是能做好事情的,这样也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他们会觉得家长非常信任自己,所以才会觉得自己能做好。
家长想要孩子摆脱懒惰,其实自己的以身作则也很重要。例如有的家长,自己在家什么事情都不做,但却总要求自家孩子做这做那,这自然难以让孩子觉得心服口服。
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时间,每天在约定的时间里,一起进行家务劳动,那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孩子摆脱懒惰,也能避免孩子内心感到不平衡。
孩子在出现懒惰后,家长一定要找寻孩子出现懒惰的原因,这样才能及时地解决问题,避免孩子一直懒惰下去。
此外,家长也不要因为孩子的懒惰,就对孩子进行各种责骂,因为这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反而会让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矛盾,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