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不全?在家就能给孩子进行的音乐启蒙,好看又能提升音乐素养

“和音乐有关的活动,可以有效提升记忆力和执行控制能力。”这是2018年曾有过的一项研究所表明的。

和音乐有关的活动,脑中一闪而过的,是孩子平日上的音乐课。我家老大曾上过钢琴课,也上过竹笛课,上过的这些课程,一般老师都是直接教怎么弹、怎么吹,并不涉及其他的背景知识。要是多问一句,老师会说以后再说。

“以后再说”,就真的是以后再说,不是自己刻意去找答案,也许问题一直都会在。

但音乐活动,应该不止于此,还可以从阅读入手。孩子们的童书世界,是非常丰富的。在阅读童书的过程中,大人也很能开拓眼界。比如给孩子选的这本《DK音乐是怎么回事》。

DK系列书,一直是我家孩子喜爱的。《儿童文学的乐趣》里说“当一个系列成功之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期待该系列的新书,他们喜欢目前的阅读,希望重复类似的体验。”重复的愉悦阅读体验,孩子在DK系列书上能感受到。

“DK”两个字,我家孩子看到,就会眼前一亮,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打开DK的书。这本《DK音乐是怎么回事》也不例外。《DK音乐是怎么回事》,是向孩子展示和音乐有关的内容。

老母亲入这本书,除了让孩子能进行一些音乐素养的提升以外,还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以及扩大阅读视野。

看这本《DK音乐是怎么回事》,会忍不住感慨,我小时候要是有这本书就好了,对于五音不全的我来说,也能进行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启蒙了。

北京教育功勋人物卓立校长,在《小升初家长手册:欢迎来到五年级》里,提到了“跨学科阅读”的概念。他给出的建议是,让孩子们尽可能读一读音乐类、鉴赏类的书籍。这能给孩子带来两大好处:

因为未来不是单科的各自为政,而是多门学科知识的互相融合。孩子从小建立跨学科思维,能为未来的成长做好准备。

对于亲子关系而言,除了学习、成绩,可聊的内容还有很多。从孩子阅读的书籍开启话题,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DK音乐是怎么回事》里的音乐知识,是有趣的。

在图文并茂下,了解各种不同的音乐类型

在看不同的乐器时,我家老二问了一句“怎么没有竹笛”?嗯,怎么没有竹笛?这个问题,留给孩子自己思考也是好的。

阅读《DK音乐是怎么回事》,了解这些和音乐有关的内容,是给孩子建立知识背景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乐趣。什么乐趣?一眼就能看到的乐趣,不仅有欣赏图片的乐趣,还有获得新知的乐趣。两个人共读,当然少不了分享的乐趣。

每一种乐趣,都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这种乐趣中,建立“跨学科阅读”思维。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里,有一项学习任务是“发现身边的音乐”:引导学生从关注身边的声音和音乐开始,萌生探究愿望,逐步发现、关注更多的音乐和相关现象,展示、交流自己的发现,体会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主动参与身边的音乐活动。

不是每个人都能主动发现身边的音乐,《DK音乐是怎么回事》像是帮助孩子打开发现身边音乐的一把钥匙。

看《DK音乐是怎么回事》是如何发现身边的音乐:

阅读《DK音乐是怎么回事》,感受身边的音乐。用童书打通与生活的联结,借这本《DK音乐是怎么回事》,打开孩子发现身边音乐的眼睛吧。

人工智能时代,人与机器最大的区别就是创造力。作家郝景芳在《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里,分享过一位心理学家和她提到的研究: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可以从培养孩子的多种爱好开始。有人曾做过统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里,爱好音乐者所占比例比一般科学家群体高好几倍”。

看到这句话,作为家长的我们,会不会有些心动。从创造力的角度考虑,让孩子多接触与音乐有关的内容,也是好的。

我家老大在学钢琴的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自己创作一些歌曲,可惜的是,她没好好掌握老师教的基本内容,处于随意创作的状态。

现在想想,孩子想通过音乐进行创造,其实更该先了解,音乐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毕竟,知识是创作的素材。素材都没有,除了天赋极高的人,所谓的创作,只是自我感动而已。

《DK音乐是怎么回事》分享的音乐内容很全。除了那些有趣的,还有讲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在录音室中,具体是怎样的状态

《DK音乐是怎么回事》里,这些关于音乐创作的内容。孩子了解后,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再进行创作,会更好一些。

挺感谢孩子们的出生,如果不是孩子们,我也许不太会看童书,也就少了很多阅读的乐趣与感动。

有时候,会羡慕孩子们,现在有那么多优秀的童书可以阅读。有时候,会刻意选一些自己以前不怎么关注,孩子也不太会去看的书。拓宽阅读视野之后,发现孩子们知识面增长的速度,超过了我的想象。

阅读这本《DK音乐是怎么回事》,不仅建立了系统的音乐知识,还多了一种从音乐视角,感受生活的体验。阅读这么美好的事情,在《DK音乐是怎么回事》能感受到。

和孩子一起阅读《DK音乐是怎么回事》,体会音乐的那些事吧。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