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自律,其实是和一个人的意志、情感都相关的。有些人头脑非常聪明,情感也很丰富,做起事来却有头无尾,不能专注,常常半途而废。这往往就是缺乏自律造成的。
每当我们谈到孩子意志的培养这个话题时,常有人会觉得过于严肃,甚至会联想到有些日本父母让孩子在极端的环境里做一些超常的活动来锻炼孩子的意志。
其实意志的培养源于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孩子自然发展的一部分。意志是和孩子的智力,动手能力相辅相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里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做事中加强自己的手眼协调能力,从而控制自己的动作,并能提高自己生存自理的能力。
还要给孩子自己学习自己做决定。简单的,比如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第二天上学要穿的哪个颜色的夹克,配哪个裤子等。
在家里或学校如果孩子在一个自由的环境里,自己可以自由地选择适合他发展的活动,并选择是自己做这一活动,还是邀请朋友或家长和他一起做,那通常他会乐于做他所选择的,并能专注地去做,并为他所选择的事物负责。
独立自由地选择他所喜爱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实在不可轻看。
小小的年纪,他要在不同的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喜好,顺从内里发展的需要来选择,来做决定。
有些成年人,智商很高,别人或领导布置的任务可以完成的很好,可是如果让他自己去选择或做决定时,却为难得很。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验,当我和朋友一起去餐馆吃饭时,别人问我要吃什么?我常常会说随便,或你看吧,我哪个都行。
别人以为我很随和。一方面我是不介意,另一方面我自己清楚,我不想做决定,不想负责任,也有时是不会选择。
除了重视孩子的独立能力,做决定的能力外,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对意志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认识孩子的发展需要,而为孩子预备相应的环境、活动。然后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去探索。
当孩子专注于某项活动时,成人不要去打扰。甚至一句赞美,一个微笑也会干扰到孩子的专注力。
当孩子内里的协调配合通过专注力的集中(延长)而建立起来后,那孩子的意志力就彰显出来。
家庭和教室里的规则,常规也会对培养孩子的自律有帮助,比如:我们在房间里用室内语言。经过允许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
规则、常规、礼仪教育都会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逐渐地这些规则通过成人的提醒,规正,内化成为孩子的习惯,形成孩子的行为标准。
再者,0-6岁孩子和母亲,父亲的爱的关系帮助孩子自信、自爱;当一岁半后同情心的萌芽开始出现的时候,父母在自己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的爱的种子,成了自己内心对人同情,对人感觉理解的基础,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去打别人,因为被打很痛,被打的会难过的哭的。
有爱作情商基础的孩子容易学习分辨善恶,分辨善恶又会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
内里意志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借助环境中的活动,孩子自由选择活动,他要做决定,然后操练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采取行动全神贯注地去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并重复做。重复的工作可以建立和延长注意力。当孩子开始独立,并能控制自己行为时,自律就建立起来了。有了自律后,孩子才能自愿,成熟的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