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者曹有红 给听障儿童无声的世界带去有声的爱

“叔叔好!”“阿姨好!”走进鹰潭市特殊需要儿童康复中心,热情开朗的孩子向每一位到来的叔叔阿姨问好,谁也想不到,这些简单的问候话语,是需要他们努力学习才能收获的成果。而这个特殊需要儿童康复中心的负责人曹有红,也只是一个留着齐肩短发,中等个子的普通女人,接触听力康复教育这20多年来,她凭借着坚忍不拔的心性,带领200多名听障儿童走进一个崭新的世界。

曹有红与孩子们互动(叶飞鹰摄)

“旁,来跟老师读,第二声,旁。”曹有红接触听力康复教育这么多年,她太明白该用何种方式让一个听力有碍的孩子理解不同文字的发声方式。单训室内,曹有红正教孩子读“旁”这个字,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文字,她也必须放慢口型,重复多遍,孩子才能勉强理解。曹有红表示,在特殊康复中心进行教学工作与普通学校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而已,有时候孩子理解不了,一下午都需要不厌其烦地重复那一个字,但只要能多学一个字,听力康复训练就是有意义的。

提及曹有红接触听力康复教育的原因,则更令人唏嘘不已。“因为我女儿小时候就是被确诊为极重度失聪,她的左耳什么都听不见,右耳只能听到97分贝以上的声音。像我们这样普通的交谈,她根本听不见。”曹有红告诉记者,当时女儿已经一岁多了,还不会说话,去医院检查后就被医生告知女儿双耳极重度失聪,一想到春日的流水潺潺、夏日的蝉鸣鸟叫、秋日的绵绵雨声以及冬日的寒风呼啸在女儿的耳朵里都是一片寂静,曹有红顿时就觉得天都塌了,可看着懵懂无知的女儿,她明白,自己不能倒下。“后来我就带着女儿到处跑,医院也去,康复训练也学,学了几个月以后,女儿说出了人生中第一句话,妈妈。”曹有红的努力与耐心没有白费,在她的陪伴与教导之下,女儿不但学会了说话,还多次参加舞蹈、绘画比赛,20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广西艺术学院。

曹有红与女儿并非个例,像他们这样的家庭还有许多,不少人慕名而来,希望孩子能够在曹有红这接受听力康复教育。“当时他们找我帮忙,我也很犹豫,是我丈夫一直在身后支持我,他说这是做好事,我们不应该辜负别人的信任。”家庭的支持让曹有红放心不少,可她还有一个最大的顾虑没有解决。“我女儿那个时候才刚刚上小学,她也需要我,既要照顾女儿,又要帮助别人,我觉得身上压力会很大。”但也正是女儿天真稚嫩的脸庞,让曹有红下定决心投身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公益事业,因为她深切地了解教育听障儿童的艰辛,也明白每一个听障儿童背后都蕴藏着父母深沉的爱,哪一个父母不想听到那一声“爸爸妈妈”呢?2010年,曹有红创立了“鹰潭市特殊需要儿童康复中心”,听障儿童可免费入学,接受听力康复训练。

在鹰潭市特殊需要儿童康复中心,每个入学的孩子会根据自身的听障程度分配至不同的班级,倾听与沟通能力恢复后就可以毕业,前往普通学校入学。曹有红向记者介绍道,康复训练并不是单纯的教孩子如何说话,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孩子们怎么去听声音。“有了人工耳蜗之后,孩子们虽然能够听到声音,但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声音是什么东西,他们没有‘声音’这个概念。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他们察觉声音,辨识声音,理解语言,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除了和正常学校一样的集体教室外,康复中心还配备了专业测听室、个训室、感统室、情景教室以及家长学校。康复中心会定期在专业测听室为孩子们进行听力测试,并且每个孩子每天至少都要接受一节个训课,加强孩子们在康复训练中的弱项,家长也可以在家长学校学习康复训练的知识,让家长在家也能为孩子进行训练。

“我是在我家小孩一周岁的时候察觉到他听力有问题,因为他对声音太不敏感了,我们跟他讲话也没有反应。后来我们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说他是极重度失聪。”曹有红创办的鹰潭市特殊需要儿童康复中心地方不大,名气却不小,家住上饶鄱阳的汪女士不辞辛劳带着孙子前来求学。“经过曹老师的精心教学,我家小孩现在性格也变开朗了,聊天沟通也和正常小孩没什么区别了。”

20多年来,200多名学生陆陆续续从康复中心走出去,但孩子们的心始终与曹有红联系在一起。“我教的一个学生去年参加了高考,考了高分还特地回来和我报喜。”又或许是因为同样的经历,康复中心的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十分融洽,在办公室的走廊上,挂满了学生家长送来的锦旗。这还不止,有甘肃的家长长途跋涉背来自家手工做的馍,有深圳务工的家长不忘快递寄来锦旗以表谢意,志愿参与康复中心卫生工作的家长更是数不胜数。无论学生也好,家长也罢,曹有红以她的大爱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2021年11月5日,曹有红被提名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获奖后她没有忘记自己创立康复中心的初衷,在她眼里,一切的荣誉与赞美,都不如带领孩子们走出“无声世界”更让她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