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儿子,一定要学会在他面前“认怂”

只见,她三岁不到的儿子,听到妈妈的求助,奶瓶都还没来得及放下,拿着一只小拖鞋,赶紧来救场。

最后,儿子勇敢地用拖鞋帮妈妈解决了困难,成了家里的“小英雄”。

“妈妈的示弱,是一种让渡,能激发男孩的信心和勇气,让他们快速独立,从而学会担当。”

都说“为母则刚”,可在儿子面前,妈妈们其实大可不必“太强”。

妈妈适度的示弱认怂,才是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

都是在制造机会让男孩变强

于是,她调整策略,假装认怂,对儿子说:“妈妈担心摔跤,宝贝可以牵着我走么?”

没想到上一秒还矫情的儿子,看着“娇弱”的妈妈,一口答应了要求,像换了个人似的,主动拉起妈妈的手。

因怕妈妈摔着,他走路非常小心,还勇敢地对妈妈说:“妈妈别怕,有我在,我是男子汉。”

每个男孩心里都有个“英雄梦”,妈妈的示弱,是男孩最无法抗拒的温柔,当男孩感受到妈妈的需要,内心的勇气和力量就会被唤醒,从而变得强大。

有次,她和儿子一起走回家,快到楼梯口,她突然委屈地说:“你爸出差了可妈妈很怕楼梯间的那条狗,不敢上楼,怎么办啊?”

年幼的儿子其实也怕,但一想到还要保护妈妈,就瞬间有了勇气。

他拍着小胸脯说:“妈妈,别怕,有我在,它不敢欺负你。”

卢勤老师听完,把儿子夸赞了一番,儿子在楼梯口走路都更有底气了。

“每个男孩心里都住着一个男子汉!你要做的就是帮他成为他心目中的男子汉。”

在男孩的成长阶段,6-13岁是他尝试成为男人的时期,他们渴望成为男子汉的欲望更强烈。

这时,妈妈可以适时地向孩子示示弱、认认怂,让孩子在被需要中,变得更有力量;在独立思考中,学着长大。

知乎上,看到一个妈妈吐槽孩子,让人唏嘘不已。

但仅因一次加班,忘记给儿子买玩具,儿子便大发雷霆,完全体会不到妈妈的辛苦。

她在留言里痛苦地发问:“为什么自己付出那么多,孩子却一点不感恩?”

评论里有个扎心回答:“你那么强,活该你累。”

有时,不是孩子不心疼父母,而是长这么大,我们没有给过孩子心疼自己的机会。

当妈妈一心一意地为孩子付出,什么都不用孩子动手做,久而久之,孩子便会觉得妈妈很强大,强大到不需要被心疼;

当妈妈像超人一样,无所不能时,孩子便会在保护伞下,收起自己的羽翼,不仅没有自理能力,更不会体恤父母。

《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一书中指出:

“父母帮助孩子的方式不是寸步不离事事代劳,而是闪到一边,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儿子看见妈妈状态不佳,关心地问她是不是病了。

她灵机一动,想着要不趁这个机会,看看孩子是否能独立应对。

于是,她虚弱地说:“妈妈今天实在不舒服,没办法送你上学了。”

没想到,平时毛躁的儿子,忙去倒了杯水给妈妈,还学着妈妈的模样,做了早饭,不忘嘱咐妈妈别忘记吃,接着自己整理好试卷放书包,然后坐校车上学。

儿子独立暖男的形象,和平时判如两人,让她刮目相看。

从那以后,她便经常“装弱”,儿子反而越来越能干,最重要的是越来越懂得心疼妈妈了。

如果妈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包揽了一切,表现的过于强大,那必然会削弱孩子的责任感,觉得妈妈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

而学会“认怂”,就是选择卸下自己强大的伪装,唤醒孩子内心那份最纯朴的感情——爱与感恩。

在孩子成长的天平上,当妈妈把自己那一端的砝码减弱,孩子才能真正看到妈妈的辛苦与付出,最终学会反哺。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孩子从 10 个月开始,看见家人扫地、扔垃圾、招待客人……会模仿大人的行为;等到 2、3 岁就会趋向于嚷着“让我来”。

所以,从小妈妈就可以向孩子释放“求助”的信号,让孩子主动积极地去参与、体验生活,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

主持人周洲在一期访谈节目中提到,其实暖男是可以通过妈妈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

她在节目中分享了《非暴力沟通》一书中的万能公式,适合妈妈正确地向孩子示弱。

一般的妈妈会大吼大叫,把孩子训斥了一顿后,自己心情也愈发郁闷。

表达具体需求。“你可不可以声音小一点,帮妈妈倒杯水,让妈妈休息下。”

同时,在孩子帮忙后,及时地对孩子表达赞扬和肯定,正向的鼓励会让孩子更加主动。

如果妈妈想培养出共情的、温暖的、能体谅别人的孩子,一定要学会在生活上有技巧地示弱。

《聪明的妈妈像傻瓜》一书的作者袁梅曾分享过,自己陪儿子学习的趣事。

她说,儿子从小就喜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知识明明她知道,也会故意装弱,承认自己无知,然后鼓励儿子去主动寻找答案。

儿童教育专家周海宏曾说过:“适当示弱,在亲子关系中,是很有意义的相处方式和沟通技巧,不仅能保护孩子的天性,还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妈妈在儿子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低头认怂,会让他在被认可的过程中,找到自信,从而学习更加自觉主动。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虽然她工作上雷厉风行,但在儿子面前却“怂”到不行。

看过她和儿子的相处模式,家里大事、小事,小到一天吃什么,大到旅行计划,总是让儿子帮她出主意:

私底下,我打趣地问她:“你在儿子面前,怎么变得智商为零了?”

朋友意味深长地说:“和儿子相处,有时就得学会演,你越表现得比他弱,才能培养他自主判断的能力, 这是当妈的艺术。”

确实,在她长期有意地培养下,儿子有着明显高于同龄人的主见,有时候思考问题比大人还全面,让很多朋友夸赞不已。

“父母一定要学会示弱,要经常把问题抛给孩子一起讨论,孩子就会努力帮助父母一起解决难题,在这个过程中,他反而会越来越成熟。”

妈妈要做的不是强势地插手帮他解决,而是学会“放手”,多制造机会让孩子想办法自己解决,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有主见的人。

曾听过一句话:“父母的示弱,就是有技巧的放开孩子的手,推着他们去成长。”

懂得向孩子低头的妈妈,并不是真的怂,也不是对孩子无底线地让步,而是一种“柔软”的智慧。

最柔软的,有时往往能给孩子带来最坚强的力量。

一针一线的惦记与温情是母爱

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母爱。

当妈妈开始示弱、认怂,那种柔软的力量会激发孩子成长的能量,孩子由此变得更加独立、勇敢、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