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什么生气?你没点数吗?你要是不……妈妈会发脾气吗!”
这是我从小听到大的话,熟悉到我以为这就是一个合理的逻辑——我生气发脾气都是因为你不好!我是被逼的!
暑假到了,游乐场就是妈妈们放松自己的首选场所,每天这里都有络绎不绝的孩子,我抱着放松自我的目的去,却被两个妈妈真真的上了一课!
一群孩子在玩滑梯,规则很清楚自上而下、排队、不推搡,但是孩子们似乎总觉得不同寻常的玩法才有意思,几个5、6岁的男孩子总是逆流而上,而且是突然往上冲,可想而知冲撞必然发生。
一个男孩暂且叫他小C,被上面滑下来的孩子铲倒,下巴磕到了滑梯上,膝盖重重的顶到了那孩子的肚子。
两位妈妈的惊呼引起一片关注,我也不例外,还好两个大人都很明事理,小C的妈妈不断道歉,安抚对方,待对方走后小C妈妈将其带到一边进行教育。
你再这样就不要玩了!”
小C乖乖得点头答应,而后忘我的继续玩起来,但是很快又开始逆流而上,好在这次没有碰撞,不过他的妈妈却怒不可遏。
小C妈妈吼了一嗓子,小C立刻下来溜边走到她身边,迎来的是有力的一脚“你是不是不长脑子!”
小C小心翼翼的说:“妈妈,你别生气!”
小C眨巴着眼睛对妈妈说着“对不起妈妈,我再也不敢了”之类的话,但是妈妈仍然要求孩子立刻离开,嘴里嘟囔着“你就不能让人给你个好脸色,非得逼着我发飙……”
小C的背影与刚刚的欢快截然不同,无力地脚步和低沉的脑瓜,我想他此时一定很沮丧、羞愧……
被“教育”了却还快乐的孩子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同样的事情没过多久又发生在另一个孩子身上,我们暂且叫他小D,他的逆流而上险些让自己舌头流血,同时影响了一众小朋友拥挤在滑梯口,小D浑然不觉问题所在玩的兴致勃勃。
但他的妈妈感觉很尴尬,她焦急的呼唤孩子离开滑梯去排队,但是孩子硬是要自己霸占一个滑梯,周围的人开始议论起来,一气之下妈妈冲过去拉住胳膊揪住耳朵把孩子拉下来!
母子俩在我旁边定住,妈妈让小D站好眼睛看着她,就这样两人沉默了1分钟之久。我尴尬地看向另一边,但耳朵不由得高高竖起,私下想着这孩子惨了!
“妈妈,你别生气了。”小D先开口了,“妈妈为什么生气?你没点数吗?你要是不……妈妈会发脾气吗!”本以为会听到这样的话,但小D的妈妈并没有。
妈妈觉得不被尊重、很尴尬,也很没面子!”
小D停顿了一会说:“妈妈,我知道了,以后你喊我我就答应你,对不起。”他的声音听起来很认真。
“好的,妈妈真的很需要你尊重我回应我,有时候我说的话很重要!不过妈妈也要说句对不起,刚刚妈妈太着急了对你动手。”
小D似乎有一些埋怨地说“这是这周你第二次打我了!”
“是的,妈妈不该发脾气,用动手的方式解决问题。妈妈在管理情绪方面还需要进步,你愿意帮助妈妈吗?比如你告诉妈妈你的感受,对我是一种帮助。”
我脑子里又过了一遍这句话,感觉很陌生又很新奇,还有一些莫名的舒服,我不由自主的转头想看清这位“会说话”的妈妈,她一定很美丽。
小D答应妈妈后又欢快的像小鸟一样钻进淘气堡,与小A不同,他做到了遵守规则,直到我带着孩子离开他还在欢快的玩着……
谁应该对你的情绪负责?
明明都是被教育了,但是小C和小D却有完全不同的反应,排除两位妈妈的语气态度不同,让我感受深刻的是两个妈妈教育立场之间的差距!
第一位妈妈让孩子觉得她生气是因为孩子表现不好,她发脾气是因为孩子不好管理。
而第二位妈妈客观的告诉孩子他的行为让自己感到生气以及原因,但发脾气是因为自己还不能够很好的管理情绪。
而另一种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带给别人不同的情绪感受,同时也不会让孩子过度自责和内疚。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ABC理论也主张: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 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我们的消极情绪和行为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人对它所产生的信念(B)引起的。
就比如周末单位组织团建(A),有的人高兴,有的人很郁闷,大家会有不同的情绪(C),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我们看待团建(A)这件事儿时的想法(B)不一样导致的,所以孩子的一些行为只会引发我们的情绪,而决定我们到底是生气、愤怒、平静、无奈情绪的是我们的想法!
最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是我们,而非孩子!
可惜我小时候不明白这个道理,以至于三十几年中常因为父母的愁眉苦脸和暴躁而愧疚自责!
当然,这并不是我最深有感触的地方,让我最感动的是小D妈妈的真诚!告诉孩子他的什么行为让自己有了什么情绪,并且说明原因。
能够做到大方的承认自己的不足,告诉孩子自己发脾气、粗暴解决问题是自己情绪管理还需要提升,而不是被孩子逼出来的,并邀请孩子帮助自己。
这让一个孩子多么轻松且有成就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