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4日,一名14岁的学生在老师和母亲谈话的时候,从五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就在几分钟前,他的母亲因为他课余时间打扑克,当着同学和老师的面扇了他两巴掌。那名学生的母亲事后也过于自责,在一年后选择了轻生。
震惊、惋惜之余,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已经14岁的花季少年难道心理脆弱到如此不堪一击了吗?作为家长因为一件看似不大的事情就可以当众打孩子吗?
奥运会中有很多克服身体伤痛,多次参加比赛的选手。比如,退役多年,伤病缠身的杜丽毫不气馁,重新拿起气枪射出银牌;重剑小将孙一文目睹师姐们纷纷折戟,顶住重压力获得铜牌;缺席伦敦奥运会的龙清泉超越朝鲜老对手,成功摘下举重56公斤级金牌。
这些奥运健儿能够在高压、激烈的奥运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和他们高水平的心理韧性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家长,当孩子还在我们的羽翼之下时,我们应该做什么,来帮助孩子有能力应对今后可能遇到的困境?作为老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不仅学习好,而且不会有“玻璃心”或者成为“空心人”?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帮助自己、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更坚韧的人吗?
幸运的是,作为孩子的妈妈,安妮老师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科研工作者,作为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的学生,安妮老师一直对心理韧性有深入且独特的思考,综合了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写了这本《心理韧性》,提出了“TOUGHEN UP"模型,也详细的阐述了“如何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
作为家长,当孩子还在我们的羽翼之下时,我们应该做什么,来帮助孩子有能力应对今后可能遇到的困境?作为老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不仅学习好,而且不会有“玻璃心”或者成为“空心人”?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帮助自己、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更坚韧的人吗?
生存下来的也许不是最强大的生物,也不是最聪明的生物,而是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
蒲公英几乎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蒲公英的孩子不挑环境,相当“皮实”,能够应对大自然中的压力和挑战,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迅速的适应、扎根、生长。
兰花就很娇嫩,需要大量的精心养育才能开花,对所处的环境会表现出极大的敏感性和易感性。
大自然的优胜劣汰让很多生物产生了不同的适应能力。而对人类来说,这种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叫做心理韧性,也就是在遇到困难等压力时,人们能够良好应对的过程,换句话说是在经历挫折和挑战后不仅能恢复原状,甚至能够获得成长,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素质。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托马斯·博伊斯就根据儿童对压力的不同反应将孩子分成了“蒲公英型”和“兰花型”。
一般来说,大多数孩子都属于蒲公英型,如果真正遇到为数不多的兰花儿童,也无需太有压力。兰花儿童的敏感让他们对正面和负面的环境和教育反应都很强。好的环境和教育对兰花儿童发挥的作用可能比蒲公英儿童更加明显。同样幸运的是,书中还告诉我们,心理韧性是一种能通过后天的训练得以提升的能力。
雷军是中国第一代中关村创业者之一,一名天才程序员,也是少年成名的创业者。当年还在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读大学时,就是一个能力超越同龄人的极客。他的编程水平在班里最高,大三时就知道其他同学研究生才接触到的底层汇编、DOS内核、加解密、病毒自传染等技术。
大学毕业后,雷军加入了金山公司。也正是在金山,雷军经历了做WPS、鏖战微软、创办卓越网、做杀毒软件等的一系列苦难和磨砺。如今一往无前的雷军2022年8月14日带来了一场2022年度演讲,回顾了自己人生低谷的时刻,这些痛苦万分,却又感激不尽的经历,他称之为“挫折的馈赠”。
雷军的乐观心态让他更加有韧性,“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的信念帮助他度过了各种磨砺,也获得了如今的成功。
我们通常认为,是事件A直接导致了我们的反应C,我之所以是这种反应C,是因为某种环境或事件A的刺激导致的。这是最直觉也是最轻松的方式。
同时,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也明确提出: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反应。也就是在事件A和反应C之间,还有一个对事件进行解读并形成看法和信念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信念B来代替 。
也就是说,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他的看法。所以想要保持乐观,提高心理韧性,请“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2)表示孩子的感受是正当的,他是可以被理解的,确认他的感觉和行为,即指出C
(3)让孩子分享他的想法,即确认他的B
(4)挑战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埋下“去灾难化”思维的种子,引出与负面想法进行争论的D
电影《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中,主角圭多为了不让5岁的儿子乔舒亚因为被抓进纳粹集中营而蒙上战争阴影,将惨无人道的集中营生活诠释成了一个游戏。哪怕是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在贯彻,除了自身的乐观本身之外,也给他的孩子构建了乐观的价值观。
在积极乐观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很大概率会积极乐观。积极正向的乐观是促人进步的,但盲目的乐观也会起到反作用。
想要培养乐观的孩子,看到孩子做事正向的一面,减少批评,适时的表扬是必要的。
温室里的花朵有的可以茁壮成长,有的却娇滴滴的经不起一丝风吹雨打。
同样的,你可知道表扬孩子本身也是个技术活。
1.0版本的表扬:夸孩子“棒““聪明”“有天赋”,就是在无形中给孩子灌输固定型模式,因为你这等于是在跟孩子说:“你数学这么好,是因为你聪明。” “你画画好,是因为你有画画的天赋。”它还会给孩子另外一种暗示,就是大人之所以表扬他,是因为他聪明、有天赋,所以他如果想要以后继续得到大人的表扬,得到大家的认可的话,就要继续展现出他很聪明,很有天赋的样子。
2.0版本的表扬:对于那些被表扬努力的孩子,他会觉得努力是更有价值的。大家更认可的是他的努力,而不是他有多聪明、多有天赋,所以,他会更喜欢选择难的题目。因为难的题目才需要更多努力,那他越努力,不就越有价值了吗?所以,被夸努力的孩子,会比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心理韧性更强,更可能迎接挑战。
如果夸的方法不对的话,你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反而还可能妨碍他心理韧性的发展。
怎样才能帮孩子建立起越来越强的心理韧性呢?这个方法很多,先说表扬相关的三点:第一,表扬努力,而不是聪明;第二,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第三,表扬成长,而不是表现。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它。
它有幸福,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痛苦……
而一个人想要真正地把人生活明白,需要的是一种强大的心理韧性。请“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同时其实我们都知道,无论怎样爱孩子,我们都不可能永远保护和照顾他的一切,孩子今后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万事皆如意。
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孩子考虑,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为孩子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引导,让他真正成为心理韧性足够强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