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家长都知道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也知道负面情绪对孩子的伤害。
可无奈有的时候,温柔教育对孩子来说是没有用的,甚至会让他得寸进尺。
就像一位家长跟我讲过的那样,她的孩子专注力很差,每次做作业的时候都会走神,一会削铅笔、一会玩橡皮。
这时候,家长忍无可忍了,只好冲着孩子大声喊道:“你听不到我说话吗?你聋了?再这样下去我把你所有作业都撕了重写!”
其实我非常理解这位家长,但凡有一点办法,谁愿意冲着孩子大吼大叫呢?
但同时也想请你和我一起思考这样两个问题:吼孩子就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或者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呢?
其实,从生理角度来讲,家长吼叫式的教育,确实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其中,影响最多的是孩子的大脑发育。
在我们的大脑结构中,有一块区域叫做前额叶皮层,它负责调节人的思维和行为。
家长在吼孩子的时候,孩子是会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当前额叶皮层收到这种“危险信号”时,就会出现目光呆滞、逃避等行为。
杏仁核掌管的主要是人的愤怒和恐惧这两种负面情绪,如果家长总是吼孩子,那么就会反复刺激杏仁核。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分别找了两个3岁左右大的孩子,一个孩子经常被家长鼓励和赞美,另一个孩子则是常常被家长指责、吼骂。
之后,科学家给这两个孩子做了大脑扫描图,发现经常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大脑要比经常被家长吼的孩子大一圈。
这意味着经常被吼的那个孩子,脑容量相对较小,发育更加缓慢。
当家长在吼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抑制生长激素的发育,从而影响孩子的身高。
吼孩子除了会影响孩子的生理发育,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曾经,心理学家做过很多类似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经常被家长吼的孩子,性格会更加自卑和封闭。
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很快起效,比如喊停正在闯祸的孩子,让他们立马安静下来乖乖听话,但却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创伤。
家长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吼孩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表情冷漠、声音提高、讲话刻薄等……总之,为了能够震慑住孩子,在那一瞬间,我们充满了攻击性。
那么请你换位思考一下,被吼的孩子,本身就很恐惧,再看到家长冷漠的样子,会有什么感受呢?
孩子会从家长的言语中感受到否定,甚至质疑家长的爱。
从他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的童年一直伴随着家长的责骂。
这导致他从小就活在恐惧的环境中,他常常担心:如果我不够优秀,那么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这种童年经历,让他慢慢变成一个习惯性讨好他人的人。
考试的时候,邻桌同学想要抄他的卷子,他无法拒绝,只好给他看。
结果,他们被老师抓到,还受到了学校的处分。
当家长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说:“如果不给他抄,我怕他以后就不理我了。”
这种自卑和讨好,基本上都来自于那些责骂和否定的声音。
“我养你这么大,你一点都不争气!”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但同样的,这些不仅能伤害到孩子,还能破坏亲子关系,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越来越疏离,隔阂越来越大。
当然了,我相信每个吼孩子的家长,内心会比孩子都要难受。
毕竟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谁愿意天天和孩子过不去,伤孩子的心呢?
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家长该如何走出吼孩子的恶性循环。
很多家长吼孩子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控制不住情绪,所以我们要在发火之前给自己冷静的时间。
每次生气的时候,家长可以离开当下的环境,转移到只有你的空间,比如卫生间、卧室,或者小区花园。
然后先5个深呼吸,让自己愤怒的情绪慢慢平息下来,然后再给自己80秒钟,发呆也好、走路也好,总之要让自己从这种情绪中短暂地抽离一下。
这点也许对我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情绪上头的时候,谁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们要在孩子犯错后,尽可能理解他。
比如孩子打碎了爸爸最爱的花瓶,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急着指责,因为孩子也不是故意的,突然的指责反而会让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我们可以先制止孩子的行为,并且询问他为什么会做这件事,最后再告诉他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我认为每个家长都应该有一个必备的技能,那就是道歉。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的是,他做错了什么,今后该怎么避免再次犯错,而不是让他害怕。
所以,如果家长忍不住吼了孩子,那么你要在事后告诉孩子:“妈妈/爸爸虽然吼了你,但我们是很爱你的,以后我一定努力控制情绪,好吗?”
教育孩子是一项艰巨且有趣的任务,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也要适当地内省,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然后不停地完善自己。
最重要的是,不要等到给孩子造成巨大的伤害后,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