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咨询:为什么你需要让孩子独立做事情!

也许,正因为体验过这些挫折和困难,承受了一定的痛苦、恐惧、难过,

所以,很多人在为人父母时,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少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能开开心心成长,因此,尽量满足孩子。

妙妙从小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保护下长大,一家人都希望妙妙可以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状态下长大:

6岁的她一早起床就有妈妈给自己穿衣服,早餐有奶奶照顾着吃,上幼儿园有爷爷背书包,幼儿园的手工有爸爸搞定,周末还可以去外公外婆家当“小公主”。

但6岁初次上小学的她,却遇到了个“小小的困难”――因为不会自己系鞋带,妙妙提出让老师帮忙,但老师更希望她学着自己绑。

这对从小没有绑过鞋带的妙妙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困难,同学的围观更让她感到羞愧与伤心。

受到挫败的她,再也不愿意去上学,说不喜欢老师。家人一提上学,她就委屈地哭……

作为家里的“小公主”,妙妙不需要自己照顾自己,不需要合作也不需要独立,大人们排着队等着照顾好这个小女孩。

因此,来到学校里,她也自动化地认为周围的人是应该为她服务的,应该准确理解她的处境与需求的,应该为她考虑的,应该满足她或大或小的请求,尤其是在她请求协助时。

这类孩子,也常常暗自觉得学习不是自己该做的事情,自己应该轻轻松松地生活,未来也可以轻轻松松地生活。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也缺乏努力和勤奋的品质。

这类孩子,人际关系也容易出问题。因为在家庭中,他们更多的是享受、得到(索取),很少主动付出、满足他人的需求。

因此,在同伴相处中,或许他们内心善良、单纯,但行为处事却依旧让同伴觉得他自私、不为他人考虑而不愿帮助他。

这导致这类孩子很难在同龄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那些不需要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孩子

有人言“孩子将来有大量的时间去适应这个冰冷、残酷的世界,为什么不让孩子在接触社会前度过一段轻松、愉快的时光呢?”

当一个孩子习惯了被家人照顾、自己的要求总能被满足时,他是幸福的,他的父母也认为他是幸福的,因为他无忧无虑,

似乎所有的困难都已被父母给挡掉了,他只要快快乐乐长大就可以了,多么的幸福。

但是当学校、群体、社会,甚至生活本身,没有去满足他、照顾他的需要时,他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老师明明可以帮他解决问题却不愿意尽全力?

他感觉自己被伤害了,他觉得那些人本应该且有能力满足他的需求,若不满足,是不愿意,是故意为难,而非无能为力。

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被过度照顾和满足的孩子反而有更多的不公平感、有更多的不满,甚至有更多的攻击性,会发脾气、辱骂他人,攻击父母、老师甚至是祖辈。

成人帮助小孩子解决困难,简直是“小菜一碟”,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啊!这也满足了一些父母被孩子需要的感觉,他们认为这是“好爸爸好妈妈”应该做的。

也有些父母对教会孩子学习某种生活技能缺乏耐性,他们觉得孩子做得慢、笨拙,没有时间等他慢慢摸索、逐步进步,自己去做更容易、更快。

但“超级父母”这些举动,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是在无意中就剥夺了孩子培养生活技能的机会。

一个缺乏困难和挫折,被保护着的孩子,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多么能干,他真是太吃亏了!

作为父母花一些时间来培养孩子社会化方面的相关技能,允许他们通过实践、遭遇困难和挫折获取经验,由此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自信心,逐渐强大起来。

或许,这才是孩子需要的、真正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