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大麦跑进我的房间,说有个视频要让我看。
我很好奇什么样的视频能吸引青少年,一见机会难得,立马放下手里的活儿和她一起看了起来。
一边看,一边听她在念叨:
你看,爸爸就是这样的!
这。。。真的就是个很普通的视频啊。
爸爸拿着两支指读棒过来,把红色的给了姐姐,蓝色的给了弟弟。
爸爸拦了一下没成功,就跟姐姐说,行,让让他吧。
爸爸也觉得星空好看,可架不住儿子撒泼耍赖,只好订了蝙蝠侠的,姐姐非常失望。
姐姐在自己房间做贺卡,弟弟进门一把抢过了桌上的纸,嚷着要叠飞机。
姐姐抢不过,只好向爸爸求助,谁知爸爸一看纸挺多,反而劝姐姐“给他一点点吧”。
委屈的姐姐彻底爆发了,喊着“每次都是你要我让着他,却从来没有照顾过我的感受”,趴在床上大哭起来。
这下爸爸和弟弟都傻眼了。
回过神来之后,爸爸连连认错,上前抱住了女儿,弟弟也跟着认错,一起抱住了姐姐。
所以我就不懂了啊,哪能看着看着就崩溃了?
在我们家,我向来非常注意一碗水端平,从没说过大的要让小的这种混账话。
队友倒是有几分像视频里的爸爸,习惯按闹分配,倒也不是偏心,就是懒政,不过脾气很好,是慈父没错了。
想必大麦在他手里是吃过亏的,这我能理解,可我自认为大局还算主持得不错,队友经我多年敲打,已经改变了很多。
现在问题来了,怎么和情绪失控的青少年对话?
来吧,老母亲的怀抱给你温暖。
大麦趴在我肩上痛哭了一会儿,就开始抽抽嗒嗒地控诉起队友来。
比如,小米两三岁的时候摔倒了,她赶紧跑去扶,却被爸爸大声呵斥“为什么推妹妹”;
比如,小米四五岁的时候满屋子追着打她,爸爸轻描淡写地说“你就不能让让妹妹吗”;
又比如,小米七八岁的时候在超市停车场跑去推购物车,爸爸要求她“赶紧去看着妹妹,可不能让车撞了”;
“我就不会被撞吗?我被撞死就活该吗?”大麦不禁悲从中来,又放声大哭起来。
“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妈妈也很久没见你这样哭过了,怎么突然伤心成这样呢?”我小心地问她。
“情绪是会一点点积累的。”她一边抹眼泪一边说。
我有点明白了,有些事看着过去了,其实并没有。
队友从来没有像视频里的爸爸那样认过错,小米更是不可能主动认错,这俩一脉相承,都是死要面子的主。
受了委屈的人从来没有等到一声“对不起”,所以这事就卡在那里了,怎么都翻不了篇。
那段视频里真正让她情绪爆发的点,应该就是最后爸爸和弟弟一起抱着姐姐说对不起的画面。
那是她内心想要却又得不到的。
我叹了口气,问她:“你觉得爸爸不爱你,更爱妹妹吗?”
我说,那你肯定误会了,据我所知,爸爸对你和小米的爱是一样的,甚至他更欣赏你,因为你做事更靠谱,而且非常优秀。
大麦摇着头说这不可能,我又不傻。
我说,你知道吗?在所有的二胎家庭,都有孩子觉得不公平,觉得父母给了别人更多的爱。
大麦想了想说,是的,我们班里当老大的都觉得父母偏心弟弟妹妹。
我说,你不觉得奇怪吗?难道小的都比大的更好?还是大人都瞎了,看不见老大的好?
我笑了,搂了搂她的肩膀,说,让我来告诉你怎么回事吧。
在大人眼里,大孩子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占尽优势,小孩子是天生的弱势群体。
你看,你和小米只差了一岁半,但是你会跑会跳的时候她只会爬,你能说会道的时候她只会哒哒哒,你会读书写字的时候她还是个文盲,对不对?
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每次吃冰激凌,你都能把她给忽悠瘸了,用大的换你手里快吃完的?
如果你真要存心欺负她,她说也说不过你,打也打不过你,是不是很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本能地去保护更小的孩子,而且希望大孩子能够主动谦让。
这就像是在我们的社会里,弱势群体需要得到保护,强势群体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一样。
你看,富人需要交更多税吧?穷人会得到更多福利,对不对?
大麦听了很不服气,说,我才不要当老大,这又不是我自己选的!老大就活该倒霉吗?这是什么道理!
我说是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你不想当老大,可偏偏在体力和智力上已经占了优势。
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小米,有一个特别聪明又强壮的姐姐,如果她要欺负你大人又不管,是不是很可怕?
我说不对,不仅是爸爸,大部分家长都做错了。
大多数孩子都很善良,天生是爱护弟弟妹妹的,他们主动谦让的时候其实很开心。
可一旦这事成了父母的命令,那就不是美德不美德的问题了,在孩子眼里就成了公平问题,更确切地说,是爱的分配问题。
感觉到不被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我继续说,另外,许多大人都没有意识到,孩子之间大多数的争执都和年龄大小没有关系。
比如那个视频里,想要什么颜色的笔和年龄有啥关系?想要什么图案的帐篷和年龄又有啥关系?
在这些情况下,“让让他”简直一点道理都没有,可这个爸爸只是图省事,什么都依着小的,委屈了姐姐。
我接着说,大人真要担心以大欺小的话,其实一个办法就可以解决。
那就是设定好孩子之间行为的边界,比如不能打人,不能不经允许拿别人的东西。
这就和我们社会中的法律一样,不管是穷是富,只要大家都遵纪守法,触犯法律会受到制裁,那就守住了公平的底线。
咱不能说,穷人是弱势群体,他们就可以抢富人的东西,殴打富人,对不对?
可惜很多大人不这么想,他们把保护弱小变成了纵容弱小,小的打大的可以,大的打小的不行,这算什么混蛋规则?当然不公平。
是在规则统一的前提下,考虑到年龄和能力的差距。
比如力气大小不一样,那么在分配家务的时候就给大孩子多安排点活儿。
又比如智力发展不一样,那么就给大孩子多安排时间学习,让小孩子有更多时间玩耍。
这就像是给富人征收更多的税一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就相对公平。
大麦说没错,每次去超市我都帮忙拿更多东西,这我很乐意,但是小米打我还要我让着她,我就不乐意。
我又抱了抱她,说,好孩子,爸爸以前确实欠考虑了,但他现在也意识到了,正在努力地改变。
因为大人其实很难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之间的能力差距一直都在缩小。
你和小米还是BABY的时候,是直立行走和爬行动物的差别,可到了现在,你们看一样的书,玩一样的游戏,差别已经非常非常小了。
其实在小米七八岁的时候,在停车场推购物车已经一点问题都没有,可因为有你在,爸爸总觉得她还很小,需要照顾,所以才会喊你看着她。
对你来说就很莫名其妙啊,明明是她自己能做的事为什么非得让你帮忙,搞得好像她就特别娇贵似的,忍不住就会怀疑爸爸是不是更在乎她,不在乎你。
大人的思维有这种惯性,需要点时间来改变。
我问她,你愿意再给爸爸一些时间吗?
她气呼呼地说,为什么我们都可以换位思考,可爸爸从来就不会和我换位思考?
我笑了起来:因为爸爸是直男嘛!
共情不仅是一种能力,还和经历有关。
你看,爸爸是独生子,压根就没有弟弟妹妹,两个表弟跟他年龄差了那么多,就不存在什么公平不公平的问题。
就像你现在12岁,会跟一个3岁的孩子抢东西吗?
而且他没有做过小女孩,不知道小女孩感情细腻,情绪是会积累的,小男孩解决问题很简单,就是打一架啊。
所以他确实很难跟你换位思考,这也没法怪他。
妈妈之所以能跟你换位思考,是因为妈妈也做过姐姐,我表妹只比我小两个月,从小长得比我还高还壮,尽管如此,长辈们还是要我让着她。
大麦同情地看着我说,那你真够惨的。
我告诉她,小时候我确实觉得自己特别惨,觉得大人太不讲道理了。
可是等我长大了,慢慢就明白了,大人有大人的难处,每个人都特别想教育好孩子,可是又不得其法。
他们一代代地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希望孩子善良懂事,宽厚待人,却不知道会适得其反,反而会加深孩子之间的矛盾,甚至破坏孩子和父母的感情。
儿童心理学是近几十年才流行起来的东西,大家才反应过来,想要教育好孩子,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
在我小时候,谁知道这玩意儿啊!那时候的教育,就是把孩子骂一顿揍一顿了事。
你知道吗?我三四岁的时候拿了家里的钱,外婆是怎么处理的?
她用缝衣针狠狠扎了我的手。
大麦惊叫起来:这也太可怕了吧!你哭了吗?
我叹了口气说,当然哭了,能不哭吗?
可我知道我妈是为了我好啊,在那一代人的观念中,孩子做错事情就要狠狠地惩罚,否则“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以后这孩子就完了。
你和小米小时候都拿过超市的东西,我带你们回去给店员道歉了,你们就再也没有拿过对不对?
我没有惩罚你们,是因为知道那个年龄的孩子还没有清晰的物权概念,不知道什么能拿什么不能拿,并不是品德败坏了。
大麦说是啊!我们太小了还不懂!
我点点头,接着说:你看,我们这一代父母的教育方式已经比上一代进步了很多。
可是我们仍然是有局限性的,儿童心理学还在发展中,连教育专家都还在吵架,谁都没法说自己已经掌握了真理,懂得了教育孩子所有正确的方法。
可是有一点你要相信,爸爸妈妈对你们的爱是百分之百的。
爸爸是个直男,说话不太好听,但他总是毫不犹豫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你们。
妈妈有时候脾气也会急,可我永远都在提醒自己,要处处考虑你们的感受。
我想,虽然我们都不完美,但至少都有改进的空间,只要你们愿意说出心里的想法,我们就可以一起想办法,怎样做到最好。
我们也不是完美的小孩,你们也不需要做完美的大人,一起努力就好了。
我有点感动,感叹道,成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在大人面前,孩子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弱势。
所以我觉得所有的大人都应该主动倾听孩子,去接住孩子的情绪。
可是大麦,你已经12岁了,不可能永远都是孩子,你也要学会主动成长。
我说,主动成长就是主动去理解别人,而不是等着别人来理解自己。
婴儿没有行动能力,只能靠哭声来表达自己,让大人来猜测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大一点的孩子有了语言能力,那么可以向大人清楚地提出需求,沟通就开始了;
而真正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是不仅会提出自己的需求,还会去理解和照顾别人的需求。
说父母这不好那不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觉得父母都对不起自己,这是一件很残忍的事。
因为父母付出那么多爱,也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得到孩子的认可的。
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童年没有阴影,没有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不存在问题,也没有一个人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
我小时候挨过很多打,曾经非常怨恨自己的妈妈,甚至觉得自己的很多性格问题都是她造成的。
可是长大后某一天,我突然就想通了,尽管那样,她也是爱我的,而且已经尽她所能付出了所有的爱。
在想通的那一刻,我真正快乐了起来,和过去的一切完成了和解。
不仅是父母需要,你自己也需要。
明白自己是被爱的,要比每天临睡前回忆自己悲惨的一生,感觉要好太多了。
“回忆自己悲惨的一生,哈哈哈!”大麦被我逗得笑了起来。
她用手背擦了把眼泪,笑着说,好吧,那我试试看跟直男和解。
我说,你别直男直男的,以后你男朋友多半也是直男,因为弯的他不喜欢女人。
我再次抱了抱她,在她耳边说:
前几天你还跟我说什么来着,爱是一场双向奔赴。
放心吧,爸爸妈妈永远都会奔向你,如果你愿意,从现在开始,也奔向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