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社会中大多数人总是不由得同情弱者,这种心理在一个家庭中也是存在的。
父母和长辈在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时,往往就会更加偏向那个爱哭或比较小的孩子,而比较懂事的孩子总会被忽略。
一位看起来只有四五岁的宝宝,因为妈妈上班了,又没有其他人能照顾,只能一个人被关在家里。
不同于同龄人的活泼好动,这位宝宝已经有了“大人”模样。
渴了知道自己找杯子喝水,饿了也会自己到厨房找饭吃,感觉冷了就会拿出毯子躺在沙发上给自己盖好。
这位宝宝“很懂事”,但也让人很心疼。当同龄孩子吃饭还要妈妈喂的时候,她已经能自己照顾自己了,但这终归只是面对客观环境不得不妥协的一种表现。
由于妈妈上夜班,漫长的黑夜,另一位年龄更小的宝宝只能一个人盖着衣服和小被子,蜷缩在沙发里。
当妈妈在监控中看到孩子像大人一样有模有样地照顾自己,没有一丝欣慰,反而满是内疚,其实这些懂事的孩子更让人心疼。
很多看到视频的网友都认为这两个宝宝太懂事了,再对比自己家的“神兽”,不仅什么都需要父母照顾,时不时还会耍小脾气,简直酸成“柠檬精”。
但这样的懂事真的好吗?很多家长喜欢用这个词形容孩子,觉得孩子懂事是件十分光荣的事情,但我认为被动懂事、太早懂事其实是贬义词。
没有孩子愿意是懂事的,谁都想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在爸爸的包容下任性调皮,但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用懂事来掩盖自己的窘迫。
真正懂事的孩子很少,只是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心愿藏起来,然后表现出大人喜欢、满意的样子,以此换得大人的认可和满意。
我们以为懂事的孩子被父母夸奖,让亲戚竖起大拇指,他们一定是开心的,其实不然。
小S有三个女儿,和大多数家庭一样,二女儿常常被小S忽略,并且还要照顾妹妹、谦让姐姐,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委屈自己。
小S也曾说自己经常冷落二女儿,但二女儿确实是最懂事、最贴心的一个,因为她需要用“懂事”吸引妈妈的关注,得到妈妈的爱。
所以呀,越懂事的那个孩子,往往把自己藏起来了,他们活在了自己的封闭的世界中。
虽然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话懂事,但也要明白真正的懂事,是随着年龄增长的稳重和成熟,绝不是委屈自己去讨别人开心。
过早要求孩子懂事、听话只会适得其反,容易让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成年后也会非常缺乏安全感。
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替自己做事,认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这无可厚非,但家长要把握好度。
比如3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是可以的,但不能让他独自在家。二者的差异在于前者是让孩子面对自己的事,而后者是让孩子替父母承担责任。
小孩子本就需要父母的陪伴,那么父母就应该多花时间在陪伴孩子上,而不是以“懂事”为借口让孩子替父母解决问题。
别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面对孩子在柜台前撒泼打滚要玩具,很多家长都是难以接受的,因为他们是以成年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但在孩子看来,喜欢的玩具得不到撒泼打滚是正常的。
这时想要孩子听话,就要看家长平日里的陪伴和教育了。家长给孩子的安全感越多,教育方法越好,孩子越不会用“威胁”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的成长都是有阶段的,每一个阶段他们都会有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让孩子自然长大很重要,太早让孩子独立实在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