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孩子是亲戚、朋友们常会做的事,甚至不逗到孩子惊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们根本不罢休。虽然这是他们和孩子表达亲昵的一种形式,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可能造成巨大的伤害。
因为孩子不懂大人的玩笑,这种“逗”往往会让他感到愤怒、惊恐、被欺骗、不被尊重,让他的心灵受到伤害。
一种最典型的逗法就是“妈妈不要你了”,然后孩子哇哇大哭,大人们就笑起来:“哎哟,这小孩怎么这么较真?”
这样的伤害随处可见,“你更爱爸爸还是妈妈”,“警察叔叔来抓你了”,“你再哭妈妈不要你了”,“妈妈有弟弟就不爱你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所以在《爸爸去哪儿》的一期节目里,当田亮的女儿CINDY面对“你更爱爸爸还是更爱妈妈”的问题时勃然大怒说“你们不可以这样问!”
很多观众表示会不由喜欢这个女孩,更敬重其父母在背后的正确教育。但很遗憾的是,更多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这种观念的树立,依然被那些无形误导。
在气愤的同时, 我也在思考那些故意把孩子逗哭的大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要说他们不心疼孩子吗?也不一定,许多人其实很宠孩子,有好吃的都给孩子留着,孩子摔倒了他们也会冲上去扶。但是,他们似乎对孩子的真实感受置若罔闻。
“我最喜欢跳舞了,你怎么可以把我的舞蹈班停掉?”
“我真的不喜欢苹果和牛奶,我能不能不吃这两样了?”
“妈妈,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都看不到?”
孩子不明白父母为什么总是无视自己的感受,父母却觉得是孩子不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在他们看来,为了健康多吃苹果是应该的,为了学习放弃舞蹈课是合理的,把手办送给亲戚家的孩子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他们觉得:“如果我是你,我就肯定会这么做。”
家长的问题在于:没有意识到他人与我们不同,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并不代表孩子的想法。
认识到他人与我们不同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一个自我分化程度较高的人能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思想与自己不尽相同,并坦然接受这个事实。他们不会默认“你一定和我想的一样”,也不会因为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异而烦恼。
例如,一个人喜欢吃榴莲,他没有办法去理解那些讨厌榴莲的人吃它的时候是怎样的感受,可是他 能够尊重别人,不去强迫别人吃榴莲,这就是自我分化程度较高的体现。
但是,一个自我分化不足的人会想:榴莲多好吃啊,那些不吃榴莲的人就是矫情。吃多几次不就喜欢了吗?
自我分化不足的人需要借助他人的认可来确立自身的价值,因此他们无法忍受别人和自己不一样。
为了消除这些不同,他们可能做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要么讨好别人,通过改变自己来寻求他人的认同;要么欺负别人,强迫他人服从、认同自己,甚至彻底否认别人,处处和别人对着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杠精”。
所以说,理解一个孩子,要说难也很难,要说容易也容易。
难的部分在于,直到近几十年,发展心理学才开始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探索那些“幼稚”行为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一项著名的研究发现,孩子一般要到四岁以后才能分辨出电视中的事物不是真的。研究人员让孩子们观看录像,录像中有气球、爆米花、海浪等等,并且向他们提出问题,比如“如果我把手伸进去,我能抓一把爆米花来吃吗?”三岁的孩子只有三分之一能答对,而四岁的孩子答对的比例升到了近90%。
而且,无论我们怎么努力,能够了解的只是少部分。哪怕是最出色的发展心理学家,也无法完全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的体验。
而容易的部分在于,我们其实不必完全体会孩子的认知,也能体会孩子的心情。
孩子往往把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我们只需要放下自己的种种预设,去观察他们的感受,便会知道他们害怕和妈妈分离,喜欢那些看起来很幼稚的贴纸和玩具,还会把某个卡通人物当成自己的好朋友。
也就是说,一个体贴的爸爸/妈妈一定是自我分化程度相当高的,他们不会假设孩子和自己一样,因此能够看到孩子真实的感受;他们也不会强迫孩子和自己一样,因此能够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
所以,我们不必完全理解孩子为什么很在乎那些“看起来不重要”的东西,只需要知道孩子在乎的东西和我们不一样,并且尊重他们的在乎,这就够了。
我不知道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不过它一定和我的不一样,有着不一样的有趣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