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第一名,就带你去游乐场玩……”这样奖励,你可能害了孩子

是不是觉得物质奖励特好用,想让孩子乖乖吃饭、按时完成作业,如果许下物质奖励,孩子就会按照你的意愿去做。

比如孩子不想上学,每次上学都要哭闹,怎么哄都搞不定。这时奶奶说:“你去上学,放学后奶奶带你去吃麦当劳……”效果立竿见影。

“在学校被老师表扬表现好的话,回来奖励你一颗扭扭蛋”

上个学期,我朋友英子的孩子想买一辆自行车,然后她与孩子约定,“只要期末考达到90分以上,想要哪款自行车随便挑。”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用物质奖励激励孩子了。但是久而久之,一旦不给奖励,孩子就不用功学习;给孩子报名兴趣班,也要有奖励才肯学。

物质奖励成为孩子的目的和动机,他就会开始犯懒,没有奖励的事一概提不起兴趣。

物质奖励是一把双刃剑,上面朋友的例子,是典型的反面案例。

刚上小学时,为了鼓励孩子快速打好基础,完成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英子便在每天放学后陪孩子做作业。

辅导孩子作业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分分钟能让你暴跳如雷。于是英子决定给孩子物质奖励。

每天练习拼音、写完5张临摹字帖……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奖励一个礼物。如奥特曼玩具、零食甜品等。孩子刚开始非常积极,英子也觉得很轻松。

后来孩子得寸进尺,要求以“看一会儿电视”、“玩30分钟游戏”为条件,才肯认认真真学习。不满足他的条件,反倒用“你不答应我,我就不做”来要挟。

学习这件事,本就是孩子应该做的,如果你一直用奖励来刺激孩子,孩子只会形成错误的认知:这是爸爸妈妈要求我做的,不是我应该做的。

时间长了,孩子的行为逐渐以获得奖励为目的,而忘记了自己的兴趣和初衷,把自己该做的、该努力的事变成一种筹码,把努力变成交易,孩子自然不愿意自主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