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输棋要注意这三方面,意识到并且能做到,才真正实现了挫折教育

在孩子学习围棋的时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选项,就是提倡挫折教育。就是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指点和分析,让孩子重拾信心,去勇敢自信的面对以后的对弈。

孩子输棋的时候,是挫折教育的最佳的时机。让孩子在心中树立这样的理念,输棋不输人品,赢棋不赢人。

什么意思呢?下棋的时候要讲究棋艺的时候,更要讲究棋德;虽然是输了棋,但是我们的人品是不可以输的;即使我们赢了棋,也要时刻保持谦虚上进的心,不可显得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样子。

围棋既然是一对一的博弈,是智慧的比拼,那么就会分出输和赢,这也是围棋的魅力所在。

赢了棋信心百倍,去面对下一盘棋的时候,会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是输了棋,对于成人而言,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孩子,或许是一种不小的打击,作为家长要及时地体察到孩子心中的这种落差,引导,分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重塑孩子的自信心,是孩子能够坚持下棋的保证。所以,家长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让孩子如何正确地去面对输棋呢?这其实是学习围棋的精髓之一。

输棋的根源之一,与自己的没有大局观是息息相关的。

围棋对于锻炼孩子大局观,是随着棋力的提升,不断开拓的,并且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让孩子受益!

在对弈中,如果总是计较局部的得失,不能放眼全局,那么很容易就步入了对手设下的圈套。

当输棋以后,孩子的思绪更容易被打乱,越想尽快地赢回来,就会更容易陷入没有大局观的滞涩的对局中,就更容易被对手打断思路。

面对这种情况,要及早地摆脱出来,分析得失,找到自己对弈中的缺陷,也是提升棋力的一个标准,也是为大局观添砖加瓦。

孩子输棋了,情绪的掌控,以及信心的重拾,是很关键的。这也是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的最佳的时机。

如果天真地以为孩子会知耻而后勇,输棋了,会奋起直追,但是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破罐子破摔,失去了信心。

每一次输棋的原因都是不同的,如果孩子输棋了,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和指引,找到其中输棋的原因,任其输棋了,不管不问,当成为了习惯,那么输棋也就失去了挫折教育的意义。

所以说,输棋后,家长和老师做好引导,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重塑自己的信心,这也是成长的基石。

输棋后,给孩子带来的负面的影响和感受,仅凭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理,可能一时难以承受,当负面的情绪找不到发泄的出口时,那么就会滋生孩子逃避的心理。

当孩子习惯了逃避的心理后,不管在下棋上,还是在赛场上,孩子会为自己找到更多借口。这样,就是孩子的棋力再高,也是无法发挥自己完美的境地,赢棋的几率会降低很多。

这是孩子输棋会面临的几种很明显的情况。其实这也是下围棋时的必然,只要能让孩子静下心,把围棋的启蒙知识,系统的学习好,再多做死活题,手筋题,多和棋友下棋,赢的机会会慢慢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会慢慢增强。

下围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也是家长和老师陪伴指导的过程,家长卸载了孩子输棋的负面影响,老师指点了下围棋的所需要的知识点,两者协调的配合,那么孩子克服掉这三种困难,就会如同囊中取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