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一个孩子被父母需要的时候,他会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并能够从实践活动中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对父母深深的爱。
当然,因为孩子的身体、心理发展不成熟,在鼓励孩子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也需要使用一些方式,给孩子一些精神的支持、行动上的指导,让孩子比较顺利的去完成任务,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而不是受挫。
那么,父母该怎么做,才能激发孩子的潜力,在与父母的关系中获得爱的感受?
有一位男孩的母亲,从小就常对儿子说这句话:“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3岁时,有一次这位母亲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母亲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儿子马上关切地问:“妈妈,您怎么啦?”妈妈很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上不去车。”
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母亲捶腿。母亲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抱了,而且经常为母亲捶腿。
通过母亲言行中对孩子存在的肯定,孩子会感受到自己是一个个体,是有存在的价值的,是跟母亲分开的一个独立个体。当他看到母亲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就容易挺身而出,变得非常有责任感。
而且,在孩子的付出过程中,他也能够感受父母的不易,更能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很开心自己可以尽一臂之力回报父母的爱。
孩子,毕竟还是年幼的、缺乏力量的,也很缺乏经验,在实践中很难做到完美。
这个时候,作为父母需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能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并且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到孩子在这个事件中所展现的积极的东西。
有个妈妈下班回家,看到年幼的孩子他早早地回到家,炒好两盘菜,放在盘子里。妈妈一回家,女儿马上说:“妈,您快去洗手,我给您盛饭去!”虽然很惊讶,但妈妈还特别配合孩子,特别“听话”,洗了手,就在饭桌前坐着。
女儿盛来饭,妈妈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女儿在旁边看着,问到:“味道怎么样?”“味道好极了!”我也用同样的口吻回答道。“和我爸爸做的菜比怎么样?”“比你爸炒的菜强多了!”妈妈夸张地说。
事实上,我们当然知道一个年幼的孩子第一次做饭,手艺自然比爸爸差远了,甚至可能很多饭菜还有点不熟!但经过妈妈这样的鼓励和肯定,孩子就可能觉得做这件事情很愉快,不断的尝试、学习,几年以后,孩子就是炒菜的好手了。
每个孩子都是非常渴望被母亲需要、被母亲肯定。母亲的伟大,不在于能否让儿子学习多么优秀、举止多么受人喜欢、出国留学等,而在于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成长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
当他找到了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他便找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幸福。
青少年心理专家李建学老师曾说,在他的案例中,有一对父母经过几次咨询后学会了倾听和放手,孩子越变越好,面对孩子的变化,父母总结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杀死父母,成就孩子”。
其实,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尤其是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
不要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视孩子为弱不禁风的小草,控制孩子、限制孩子、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离不开你,这样的亲子关系下,很多孩子往往弱不禁风,甚至因为过于压抑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表现。
想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就要“放养”,不能“圈养”,舍得放手。
父母总会有老的一天,孩子总会长大。但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的。
如果希望孩子离开父母,进入社会后能够独当一面,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刚强、坚毅的气质,从小给他们一个自由独立的空间,提供锻炼、实践、展示本领的机会。
这些机会、实践,并不需要父母多么努力去创造,日常的一些小事情、小细节就可以了。比如,很多孩子已经初高中了,但平常上下学还是需要父母接送。
为什么父母不能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机会,让他自己学会生活、学习呢?
可能孩子在上下学的路途能够寻找到不少乐趣,跟同学结交友谊、探讨一下同龄间有趣的话题,能够增长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可能父母的本意是好的,但却是对孩子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能力得不到锻炼。
而且,你老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这会让孩子从内心产生自卑感,慢慢放弃自己。
作为父母,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慢慢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领。
在生活中,试着去求助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社会、生活对他的需要,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存在感和成就感。
而孩子也经过不断地磨练,有了抗风险的能力,当他走向社会时,父母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