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惩罚”孩子?

据我观察,有3种家长不惩罚孩子:

第一种,觉得孩子还小,以后长大了就懂事了。

但我认为,适当的惩罚是必须的。

1,惯子如杀子。从小没有惩罚,孩子以后犯错、任性、宣泄、随意伤害别人时…就不会升起「焦虑和自责」的感觉,从而产生自我约束的行为。

3,学习时不可频繁的批评、挑错、惩罚。比如开小差、不认真,惩罚太多会导致消极条件反射的形成,一到学习就自动的恐惧、畏难、焦虑,继而出现拖延分心等现象。

5,小学开始以心平气和地沟通为主,凡事约法三章。因为孩子有记忆了,打骂孩子会记恨,会逆反。

5,3岁前的惩罚很重要。做“坏事”了及时惩罚,假装生气、打一下手板等等,容易建立对「违规」的焦虑和恐惧,而且不会形成记忆,不会记恨家长。

6,惩罚青春期的孩子要有充分的准备。防止出现风险——孩子冲动之下离家出走之类的。

7,牢记惩罚的目的:让孩子学会正确的知识。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不对;我们应该如何想,如何做。没有教会知识,惩罚没有意义。

9,消除惩罚的负面影响:给孩子一个HAPPY-ENDDING。惩罚之后抱一抱、安慰一下、和好如初,防止孩子长时间沉浸在消极情绪里。

10,在生活中80%的时候让孩子自己玩自己做,20%的时候给予关注。关注孩子的时候,80%的时间肯定和鼓励孩子,20%的时间批评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