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糖尿病,母婴都受伤!准妈妈应做好糖尿病筛查!

新生儿的降生对准妈妈来说,无疑是上天的恩赐。然而,当很多女性朋友在享受即将当妈妈的喜悦时,妊娠期糖尿病却成为威胁孕妇健康的敌人。妊娠期糖尿病主要由妊娠期一系列生理变化造成糖代谢异常而引起的,如不能及时治疗,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的淀粉类食物可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再运送至细胞内,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从而完成代谢。然而在女性妊娠期间往往伴随着激素代谢的紊乱,其中胎盘妊娠期间可分泌大量的催乳素、雌激素及孕激素等,这些激素可以干扰胰岛素的工作,使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率下降,葡萄糖不能正常被机体吸收利用,继之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多数孕妈妈机体能适时调节,维持正常血糖浓度;少数孕妈妈胰岛功能不佳,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

为了母亲和宝宝的健康,所有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妈妈都应进行空腹血糖的筛查。此外,在每个孕妈妊娠24~28周时,都应去医院做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也就是“喝糖水”的检查,即空腹去医院抽血,在五分钟内喝完75克的葡萄糖,分别在一小时、两小时之后再去采一次血。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达到或超过正常标准就会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需要进一步接受治疗指导。

对于一些伴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妈妈,包括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一级亲属患有糖尿病、冠心病史、慢性高血压病史、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或巨大儿分娩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史、妊娠早期空腹尿糖反复阳性、年龄>45岁等,在备孕及妊娠早期也建议尽早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如果在最初的筛查中没有发现妊娠期糖尿病,那么这些孕妈妈在怀孕24~28周之间还需进行重新测试。

3.分娩后孕妈妈的糖耐量可能会恢复正常,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再次妊娠时,患糖尿病的风险较正常人而言会大大增加。

1.形成巨大儿。这是由于葡萄糖能自由通过胎盘进入宝宝体内,而胰岛素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在妊娠期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中,百分之17.9%为巨大儿。

对于新生儿的影响:主要是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升高,包括新生儿低血糖症、高胆红素血症(黄疸)、低钙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未来患糖尿病的风险增高等。

一些孕妈妈害怕体重过高而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因而过度节食,甚至导致体重低于正常水平。殊不知这样也会有较高的风险出现孕期低血糖,还有可能导致宝宝的营养不良,生下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实际上,妊娠期间保持适当的母体身体质量指数(18.5~24),以及适当的妊娠体重增长,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风险,应避免“用力过猛”的情况发生。

孕妈妈在妊娠期间仍需注意每天有适当的运动,每天最好有不低于30分钟低强度的活动,如孕期步行、做瑜伽、游泳等都很适合孕妈妈;少食多餐,一天5~6餐均可,这有助于平稳地控制血糖,减少餐后低血糖及餐前高血糖的机发生。

饮食上品种应丰富,其中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平常生活中常食用的米饭、馒头等主食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由于碳水化合物升糖较高,因此一些孕妈妈干脆不吃主食。这也是不对的,可能会导致孕妈妈低血糖、酮症等不良事件,甚至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平时孕妈妈还需注意蛋白质的摄取,优质蛋白包括鱼、虾、蛋、肉等至少占1/3。此外,还可以多吃绿色蔬菜以补充维生素,但水果的摄入应适量,像葡萄、荔枝、甘蔗等高糖的水果尽量少吃。同时,孕期按时产检也很重要,特别是妊娠24~28周的糖尿病筛查。

已经出现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妈不必感到害怕,只要孕期血糖控制平稳,未来发生糖尿病或者不良事件的风险就会大大改善。与上述一致的观点是,孕妈妈平时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是基石,其他便是孕期胰岛素的治疗及血糖各个指标的监测,其中包括血糖监测,即每周至少有两天检查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每两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以评估血糖控制水平。此外,还需进行定期尿酮体的检查,如发现酮症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膳食结构的调整。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多伴有宝宝一些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因此,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在孕期还需定期检查宝宝的各项生理指标,判断宝宝是否为巨大儿,产前由医生确定好分娩方案,定期调整胰岛素剂量等。产后由于胎盘娩出,孕妈妈体内大部分与胰岛素相对抗的激素会迅速减少,这个时候大部分孕妈妈就可以停用胰岛素,仅个别患者因为胰腺损伤或者是泌乳素的分泌还需少量应用胰岛素,但这不影响正常的哺乳,在断奶后激素分泌趋于正常,这些问题也会自然消失。

有些孕妈妈忌讳用药,害怕对胎儿产生影响。实际上,皮下注射胰岛素并不会进入胎盘,对胎儿总体而言是安全的。再者,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一旦成立,便会伴随整个孕期。因此,不能因为血糖控制尚佳就自行停药,还是需要持续进行血糖的监测与定期的检查。

总而言之,妊娠期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理性看待加上良好地控制血糖,就可以将不良妊娠风险降至最低,使孕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能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