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竟的依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如何让父母的童年创伤不再代际传递

一个婴儿,先后两次,被亲生父亲狂扇耳光,甚至两度被掐脖子,几近掐死。这是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一条视频,视频发出后,很快就有热心的网友举报了。

接着,警方就发了一纸通告:虐打婴儿的事件发生在安徽省巢湖市。视频中的三个人,男人和女人是夫妻关系。小婴儿是他们的孩子。夫妻两个人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男人在情绪失控之下,殴打伤害幼子,已被公安依法传唤。

在让一众网友气愤难耐时,也有很多人不禁要问,爸爸为什么要虐打幼小的婴儿?甚至两次狂扇婴儿耳光,并几欲掐死孩子。即使是夫妻有矛盾,大人有问题大人解决,为什么要殃及无辜的孩子?更何况,下手还那么狠?

在《未竟的依恋:理解和疗愈内在的创伤》这本书中,作者西班牙殿堂级心理学大师卡洛斯・皮提亚斯・萨尔瓦告诉了我们答案――

"在儿童时期遭受巨大伤害的成年人会在人格上感觉到自卑、无助,他们否认自我价值,认为自己有性格缺陷、肮脏、卑劣或表现出破坏性。而那些受困于对自己的负面看法的父母,可能会倾向于远离孩子,他们甚至会通过攻击孩子寻求自我解脱,或者放弃自己作为孩子保护者的身份。”

01 他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

那个先后两次差点被亲生父亲掐死的孩子,是父母战争的牺牲品。而那个狂暴狠虐的男人,则是其原生家庭的牺牲品。小时候的他,父母没有能力回应他的需要,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甚至面临父母的情绪忽略,乃至暴力虐待 ,身为婴儿的他无力反抗,弱小无助,无法救自己,也无法逃走,只能绝望的哭泣。

当他长大后,也成了父亲,那些曾经压抑的创伤和没能释怀的过往,在相似的情境下被唤醒,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这时,他的行为或话语,就直接指向了那个比他更弱小的自己的孩子,不自觉地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

更为可怕的是,那个被父亲的暴力伤害的孩子,除了肉体的疼痛,更多的是心理的创伤,而且,这种创伤倘若处理不好,会成为婴儿长大成人后的隐疾,甚至继承了父亲的暴虐,让他的孩子再次陷入童年的创伤中,形成恶性循环。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他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然后让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

1、实验之初,母亲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很开心。

当我看到视频中的孩子尝试引起母亲的响应而努力挣扎时,而母亲却始终毫无反应,屏幕外的我都感觉到了那种压抑和窒息,直到母亲最终开始回应孩子,那种压迫感才有所松懈,我也松了口气。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松了口气,在母亲对他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他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就可能会感到身体上的不舒服。

婴儿一开始会持续尝试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他们会不断的重复这一个过程,失败了以后会走开,感到悲伤,无可奈何,然后他们又会从头再来一次。

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一次又一次。那些常常被忽略甚至被虐待的孩子,他们会开始形成自我安抚的行为――比如吃手指,抓自己,然后不再理睬父母。但还有一些婴儿可能会变得特别沮丧以至于他们根本没办法安慰自己。

婴儿和所有人类一样,天生需要与他人互动。现在很多家庭是父母双方都要工作,亲自照料孩子的时间很少,或者即便照料孩子,也很难有耐心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因为压力过大,往往父母自己也十分焦虑、抑郁、冷漠,这种情绪会对婴儿产生极大的影响,孩子和父母之间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也可能会在体内累积许多负面情绪,无法管理。这就是《未竟的依恋》中提到的依恋紊乱。

依恋紊乱的孩子无法在自身与照顾者之间构建一个系统化的关系策略。发生依恋紊乱的孩子不知道怎样在和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互动中(我是否接近你,我是否远离你,我是否信任你,我是否不信任你)以合理的激活状态获得其关心。

养育方式,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养育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而父母对我们的养育方式则受到他们接受的养育方式的影响,我们可以将根源追溯到祖父母,甚至是更早的祖先那里。有力的证据表明,90%的受虐儿童在成年之后会患上精神疾病;而70%的受虐儿童在成为父母后,也会虐待自己的孩子。

因为已经为人父母的TA,存在没有处理好的心理创伤。《未竟的依恋》中指出:对受过创伤的父母来说,他们在与孩子沟通和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反应的过程中,重温了一些TA早期与其父母相处的经历:也许是让人觉得可以信任、温柔,也许是感到恐惧、愤怒、困惑,等等。成为父母意味着他们再次把自己暴露在负面情绪中,这些负面情绪往往是之前没有得到解决、难以表达的。

照顾一个脆弱、依赖性又强的孩子意味着其父母要再次面对他们曾经的依赖感、经历过的恐惧和无助的童年带来的让他们痛苦的脆弱感。

孩子的哭声和愤怒、沮丧或无助的表情,重新激活了这些父母对类似经历的记忆,让他们仿佛再度身处于被伤害的经历,再次经历恐惧、失控的暴怒、无助、绝望、羞愧、耻辱和孤独。

一些父母对这些难以忍受的感觉采取了将其投射到对孩子形象的认知上(投射性认同)的方法,以此恢复情感平衡。或者出于自我防御的目的伤害或忽视孩子,以此面对他们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的危险。

除了自我防御,有心理创伤的父母还会产生一系列认知上的曲解,会用他们自己投射出的孩子的形象取代对真实孩子的认知,这主要是由于这类父母心智化的缺乏,或者由于其无法认识到孩子的痛苦感受。

父母的再体验、自我防御和认知扭曲等动态因素加重了孩子的不适感和恐惧状态,导致孩子的不安全感的升级,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说,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充满爱意的关系,最好不要轻易生孩子。

经济压力大固然是少子化的原因之一,但是,没有稳定的情感关系 ,缺乏健康的心理状态,即使有了孩子,也难以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早期关系。

《未竟的依恋》中提到了有两种方法可以让父母和孩子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解脱。

一是对照顾者的修复。作为照顾者的父母,在感知到了自己和孩子互动的断裂之后,就要修复这种断裂,并改变自己的反应,以此重新与孩子的需求协调一致。

这需要照顾者调整看问题的角度(我现在的感觉不是由我的孩子造成的;孩子的反应让我想起了我经历的一些事情,但它们是不一样的;我的孩子不是我要防御的对象)。

二是获取外部支持。假如父母所受的创伤时间较早并一再反复,就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让自己从创伤和丧失的经历中解脱出来,这对孩子和父母都意义重大。

为人父母是一场主动的修行,而我们的言行,是孩子认知世界的第一道门窗。因为除了父母,他们无人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