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身上得到的启发

花儿低低地对看花的人说:“少顾念我罢,让我自己安静着,开放着,你们的爱,是我的烦扰。”

生活中绝多数苦痛,常常源于对他人产生了不切实的期待。比如孩子洗碗浪费水,拖地方式糟糕,顾着玩不自觉学习,作为旁观者,我们难免会心生不满,这时就想插手。

可当初的我们,像他们这般大时,又何尝动作敏捷,头脑富有自觉性?我们之所以觉得自己是个“好孩子”,是由于大脑篡改了部分回忆,美化“过去”,试图欺骗“现在”的自己。

孩提时期的自己,其实并不完美,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甚至不强于孩子。所以,不妨对孩子多一些宽容吧,多一点耐心吧,既放过了孩子,也放过自己。

岂不知,“父母为孩子付出许多,要感恩体贴父母”――这是我们试图利用道德资本,迫使对方内心愧疚,进而影响、控制对方的套路。

可孩子不吃这套。既然生下他,就应把他当成一个“完整”的人。“那你当初就不要生下我”――这是孩子的回应。哪里有塑造,哪里就有反抗。

毕竟,孩子也是人,有想法也有感觉,有渴望倾诉的愿望。父母失去耐心聆听孩子,孩子就会采取一定手段予以抵抗。

父母自以为的付出,有时只是在导演“孩子需要我”的剧本,有时也明显地表现为――满足自己潜意识中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心或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

这不是一种真付出。因为在这段关系里,父母并不是为孩子,是为自己,是为了避免之后出现自己所焦虑所担心的事――孩子惹下麻烦等。

可能有人反驳:“岂有此理,一切真是为孩子好……”可事实确系如此?有些行为,其实是我们潜意识支配的结果。但在意识层面,我们尚且领会不到。若能朝下挖掘,即可发现深植于潜意识中的“目的”。

真实的爱,没有或很少有付出感。真实的爱,是从对方的需求出发,给予爱。真实的爱,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对方好。

然而,在现实生活里,有些人却陶醉在自编自导自演的剧情中,想当然地付出,便以为对方一定给结果。看不到对方真正需求,却认为自己的付出就是爱对方。

孩子也跟大人一样,需要被倾听,被看见,被尊重。尊重孩子的前提,便是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人,用“朋友”的视角待之,敞开心扉与他沟通。在平等的关系里,没有谁比谁有权利,也没有谁对谁错。

父母和孩子,是一家子。同住屋檐下,没有权威之分,也没有高低之分,需要彼此协商与合作。按阿德勒的说法,“我们是合作者,组成了一个有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