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原来是“超限效应”的原因

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感人,深受触动的他准备捐款,并掏出身上的所有钱。

十分钟过去,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在讲,最后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

马克吐温原本想捐款,因为忍受不了牧师的不停的唠叨演讲,放弃了捐款。

一位父亲因为管教儿子而突发脑梗,上了热搜。

儿子在学习上和同学发生了冲突,父亲原本有些暴躁的脾气,更是怒不可遏。

剧烈的情绪波动,并没有教育到孩子,相反,把自己气到住院。

这大概是很多家庭的常态。

有时因为工作、家务、生活上的事,迁怒于孩子,使原本正常的沟通,变成紧张的战场。

起初,孩子害怕父母的失控情绪,会选择安静下来,并按照你的话去做。

有时父母一开口,孩子就会不耐烦地吼叫:别说了,我知道了,真烦人!

吼叫并不能展示父母的权威,也不能让孩子听话懂事,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冷漠。

父子建立和巩固友谊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互相信赖地闲谈心事和家常了。

《少年说》里有个叫唐瑞琪的女孩让人印象深刻。

我学习书法,绘画,小提琴,都不是我的选择,而是我妈妈的选择。

妈妈自己特别喜欢音乐,所以,她称自己“很不幸运地为妈妈的梦想买单”。

随着学业增重,她只想平日里作为兴趣去拉小提琴,而妈妈想让她走艺术的道路。

强势的妈妈总坚持自己的想法,女孩很长一段时间,在和妈妈争吵,不愿听妈妈的话。

初二的她,非常了解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而妈妈,总说“妈妈希望你成为综合素质很高的人”。

妈妈用“莫扎特音乐”理论,一直试图引导孩子说“学小提琴很好”。

平日里,女孩说不过妈妈,但她每次都是在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自己偷偷练琴。

妈妈只要在家,她就完全不碰小提琴,对妈妈的唠叨,她也充耳不闻。

其实,女儿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妈妈的强势。

强势的父母,总能轻易弱化孩子的能力,使孩子像一只受伤的刺猬。

华中师大心理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最讨厌的父母行为是:

将自己与其他孩子比较的占比47%,随便动自己的东西的占比37%,父母动手打自己的占比27.1%,在别人面前指责自己的占比27%。

显然,父母强势干预孩子,不但不能让孩子听话,还容易使孩子感觉心生厌烦。

孩子就像一颗自由成长的树,强势的父母,会让孩子无序生长,从而枝叶旁逸斜出。

《热锅上的家庭》有这样一个五口之家,父亲是律师,母亲是全职太太,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儿子想借姐姐的自行车,父亲同意留下字条直接骑走,而母亲则不允许。

父亲一回到家就待在房间里,他热爱他的工作。

劳累一天的母亲,有时就把情绪撒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们做些不想做的事。

在这样一个缺少关爱的家庭里,最先对抗母亲的是大女儿。

“亲爱的妈妈,我觉得你自己才有一些奇怪的想法——好比我得在太阳下山就上床睡觉,还要乖得像6岁小孩子一样。”

大女儿不但不听话,而且经常贬低、责备她,母亲很有挫败感。

每次吵完,母亲就说:你要么听我的,要么离开这个家。

父母不和睦,家庭没温度,家庭无序,孩子成了替罪羊,他也学会了争吵,学会了无视。

正如《热锅上的家庭》作者卡尔惠特克说:孩子既被两种方式困惑,也被吵架的爸妈吓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天使般的孩子,生活在无爱的家庭里,也会变得暴躁易怒。

当孩子总与你缺点默契,很难GET对方的心里话时,不妨从这几点做起。

孩子出生前,我们并未对他有过多期望,更多是祝福与照顾。

他的开怀大笑,他的每一个“第一次”,都会让你无比欣喜。

心怀养育初心,孩子在爱和包容的家里长大,更容易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把乱糟糟的客厅收拾的整整齐齐。

当我们把焦虑或者攀比的情绪,代入给孩子,甚至用挑剔和指责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只会让孩子想尽快逃离。

尽量心平气和地跟孩子对话,不要“一言堂”,多听孩子的想法,他更容易放下对抗情绪。

我们要求孩子独立,首先要教会他独立的能力和法则。

每个孩子都有颗向善的心,跟着他跑一阵子,然后再放手。

你想让孩子变成什么样子,首先你得努力成为那个样子。

被父母狠狠陪练过的孩子,更容易以父母为榜样。

龙应台说:大部分的爱都是指向团聚,只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分离。

陪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在这过程中,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把父母当朋友,更容易无话不谈。

孩子的成长少不了犯错,每一次犯错,都是进步的机会。

把“饭桌教育”“睡前说理”,换个场景,换个时间,孩子才能更听得进。

适度的表扬或批评,可以避免孩子陷入自我评价的超限效应。

12岁以前,你的话在孩子眼里是黄金;12岁以后,你的话在孩子就是垃圾,他已经长大了,听了十几年了,你说的那些道理他都懂。

养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教育的最好时机是孩子刚出生那几年,但时间不能重来,唯有从现在开始。

避开“超限效应”,让孩子像风筝般飞翔,但线一直在父母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