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完美主义过了头,这堂成长必修课,千万不要错过!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你是否有发现孩子好像变挑剔了呢?有时候,孩子们因为过度追求完美,仿佛患上了强迫症。比如,看到衣服上有一点污渍就不穿了,发现饼干碎掉就不吃了,或者因为玩游戏输了、因为一点小事没做好,就发脾气、生气、哭闹、烦躁……

其实,孩子在3~6岁左右时,会出现“追求完美敏感期”。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表示:这个阶段的孩子,内心就好像住进了一个指挥官,他们的躯体的行为,正受着这个指挥官的指挥,所以无论是内心还是躯体的动作,都有着无穷的力量。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开始对周围的事物产生自己的衡量评判标准。并且对于外界的秩序、完整度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你发现孩子变得过于挑剔、过度追求完美,不妨让孩子看看这个关于“完美”和“错误”的故事吧!

用身边的小物件揭示大哲理

这本书的作者麦克斯·阿玛托目前定居纽约,是一位年轻并且炙手可热的图形交互设计师。《完美橡皮擦》的主人公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铅笔和橡皮擦,作者还运用电脑拼贴混合的创作技法,直接将铅笔和橡皮擦的形象放进了故事里。

这样巧妙而大胆的设计不仅能够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还用铅笔和橡皮擦这两个矛盾的个体为孩子揭秘了一个大哲理。麦克斯·阿玛托说:“我一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认为这就是我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的原因之一。所以这本书实际上是关于在你的错误中找到灵感”。

对于一个橡皮擦来说,“完美”就是确保一尘不染;对于一支铅笔来说,“完美”就是制造一些痕迹。铅笔和橡皮擦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这本书画的是铅笔和橡皮擦的战争。橡皮擦喜欢干干净净的世界,不要胡写乱画,东涂西抹,但是这不是就是铅笔爱干的事吗?于是他们俩杠上了,你追我跑,你画我擦……

铅笔画了一个生气的橡皮擦的样子,就差对他做鬼脸了。橡皮擦也不甘示弱,铅笔画到哪里他就擦到哪里。

在一次次被铅笔弄抓狂之后,橡皮擦跑到了一个黑黑的由铅笔创造的秘密森林。在这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橡皮也学会了画画!他画出了宇宙星辰,还画出一个火箭,载着它尽情遨游!

橡皮终于把铅笔制造的痕迹都擦干净了,对他来说,一切又回归到干干净净的、完美的状态,但是,他却开始失落起来……一张空白的纸就是完美的吗?

通过这个有趣又富有张力的故事,小读者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知,因此,完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像在《完美橡皮擦》中,铅笔创作的画在橡皮擦眼中是需要被擦掉的“污渍”一样,一些人认为不完美的事和物,可能在其他人眼中是值得被欣赏的。

同理,在人际交往中,一些自己没办法接受的地方可能恰恰是对方的优点。但是,哪怕是处于对立面的铅笔和橡皮擦,他们之间也一样会发生有趣的事情。铅笔和橡皮擦相互包容和理解,才会有更多的惊喜发生。因此,我们要学会理解与包容,接纳那些“不完美”。

追求完美是为了朝着优秀的“彼岸”进发,正如富兰克林所言,“虽然我从未达到自己期待的那么完美,甚至远逊于期盼,但藉由这样的期望,我至少努力成一个比原来的我更好、更快乐的人”。而如果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会让人走入死胡同,陷入焦虑、沮丧和压抑的情绪中。

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会明白,虽然追求完美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不需要过于追求完美,大多数时候,我们要像故事中的橡皮擦那样,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学会在错误中得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