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导向是正道:没有最好只有避免最差,就是避免安慰或指责

假如家中老人家身体不好,看望时候听到抱怨,当初看大的孙辈这么长时间没来过,还是春节时候来的吧。

常规的回应有两种。一种是一起抱怨,说“是啊,从小看大的,应该常来看看,不像话呢”,这是“一伙人”感觉,非常解气。

遇到心有不满的,再添油加醋,声讨一番大人们,暂时是解气了,问题在于会让老人心理舒服吗?是否增加了气愤程度?发泄情绪能解决问题吗?

还有一种是反驳,说“小孩子有自己的事情忙,哪里想到这些事呢,再说了不是常说‘孙子不如儿,一皮隔一皮’嘛”,这是教育和讲道理,给人“堵心”感觉,不听还好越听越难受。

所谓“会的不难,难的不会”,共情理解善解人意这个方面,真的是个体差异巨大。

也许换个思路试试,我们无法求最好,但求别最差,就行。这个意思是说,上面常见的两种回应不太好,需要我们避免,遇到类似情境时候“让子弹飞一会”,慢点儿回应。

不好的地方,上面说过,附和看法会增加糟糕情绪,指责看法同样让人情绪糟糕,我们交流目的是积极导向。

慢下来,就要思考一点深度,“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猜测动机,这是必须步骤,也是训练觉察和共情的必要过程。

人是情感动物,几乎所有负性情绪后面,细细想来都是积极情绪的反向表达,这个外在情绪反映出内在积极情感。

注意,积极情感是第一位的,要意识到这点,才不会指责或者站队。

其次说明需要没被满足,消极情绪后面是追求积极情感不得,换个说法就是需要没有满足,这里的抱怨就是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个人价值感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积极的有益的。

因此,积极情感和积极需要是一回事,都是各种外在情绪的内核,我们就要围绕内核共情和说话。

最后是替代表达出来,不去讨论那些“应该不应该看望”,老人家都是明白事理的,知道各人各有脾气,需要的是被看见,那么我们可以替代说出来。

比如,可以这样回应,“您是想念小孩子啊”,“很挂念他们哈”,“都是长辈想孩子比孩子想长辈多啊”,“您当年付出可是辛苦不容易”,“那时候多亏了您老人家”,“那么艰苦时候怎么过来的呢”,“我遇到小孩子教育教育他们,当然也别期望太高,毕竟差了两个年代的人,想法做法都不同了哈”,“有什么需要您和我说”。

没有最好只有避免最差,最差也许就是习以为常的安慰或者指责,过于消极且无益于事情解决或者情绪缓解不是我们目标,我们需要意识到积极导向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