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机问题,也就是强化物的强化效果,是否不足以维持现在正在进行的课程;
4.在避免逃避行为的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学会不同的表达方式,去替代内心的逃避行为。
使用图片或者是手势,图片是家长手绘出孩子休息的状态,手势可以是教孩子手指去休息区玩耍。
根据孩子语言的状态选择沟通话语,在孩子正确表达后,我们让孩子去休息。
比如孩子练习表达和指认的项目,我们可以2分钟或者是3分钟强化孩子自己去玩一会儿。
或者我们也可以用计时器来显示休息时间,比如设置1分钟的时长,告诉孩子计时器响了以后就可以去玩儿了。
孩子经常会因为任务过于困难或者是时间太长而发生问题行为,比如有时要求孩子完成一张A4纸的书写任务,我们可以先做完一半然后再做另一半,每次完成后要记得给孩子提供奖励。
孩子做困难任务的强化要比简单任务的强化更加喜欢,比如对于书写而言是困难任务,孩子完成后可以获得玩车的机会,对于画画是简单任务,完成后可以玩积木。
我们在尝试使用任何一种方法之前都要先弄清楚孩子是因为什么而发生逃避行为,然后再利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就能够“对症下药”。
1、不看:眼睛不看人,视线接触差,回避目光接触。
2、不应:叫名字,不理你;跟TA说话,不反应。总之,对语言指令反应差。
3、不指:正常孩子会用手指着目标物体表示需要、表示有兴趣,他不会,也缺乏其它肢体语言。
5、不当:行为不当,行为与年龄不相当,比如前面提到的刻板重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