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故事不吐不快,如果你的那些酸甜苦辣的经历,还历历在目,有意思教练·有意思故事栏目向您发出约稿邀请:
我们家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双职工家庭。
我每天会早起锻炼,我的先生则每天晚上加班。所以我们两个的时间刚好错过,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没有互动,彼此只剩下了无休止的争吵。他指责我没时间陪他,我觉得他没有好好陪孩子。
我理解彼此上有老、下有小,压力都很大,但上周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实在没忍住自己一直积攒的委屈。
我想跟他在难得的空闲时间分享这周的安排,他却躺在沙发上只顾着玩手机,连看都没有看我一眼!
我好累,更感觉自己不被理解,不被人爱。
日剧《坡道上的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女主角被选为一桩母亲虐女案的陪审员,刚开始的时候,她极力谴责这个母亲的残忍,完全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
但在一次次的出庭中,当她听了这位母亲的丈夫、婆婆、甚至生母的说法后,她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开始同情对方。
身为家庭主妇,她好像从这位母亲身上看见了自己的挣扎。
在宣判的时候,她说到:“我们与她之间似乎只有一条窄窄的红线,一旦崩溃,便会如她一样直直地坠入深渊。”
事实也正是如此,一线城市、二胎、职场妈妈、上有老下有小、丧偶式育儿……叠加在这些词汇下的中年职场女性,谁不曾经历过类似的崩溃和绝望呢?
《向前一步》中写道,对于女性来说,最粗鲁的问题不是“你体重多少”,也不是“你今年多大了”,而是“你是如何兼顾生活与工作平衡的?”
是的,职场妈妈们的“工作”永远不会停下,因为她们下班回家之后,马上就要开始第二轮的“工作”了——
既需要在工作上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又要承担起绝大部分的育儿和家务职责。
可男性从来不会被问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问题”,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兼顾——很多父亲既不分担家务,也不帮忙照顾孩子。
“妈妈们需要的不是空洞地赞美承担照顾工作是多么伟大、重要、光荣。
如果我们只是让社会去赞美作为国之基本的家庭,却无法为家庭提供照顾所必须的物质和经济支持,那么,这样的赞美毫无意义。”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友善短期内我们等不来了:
丈夫们不会为分担妻子的家务而主动放弃手机、球赛和游戏;
我们必须承认,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承受的压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记得我刚生完大宝,恨不得24小时围着她转。连上厕所都是把婴儿车推进卫生间里,亲自看护,生怕有个闪失。
一个周六下午,我迫切需要去剪个头发,于是把娃哄睡着之后让爸爸看着,自己出门了。
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我剪完头发还没走到家,就看见娃她爸抱着娃在小区门口等我。娃哇哇大哭,脑袋上还顶着一个大包。
好家伙,娃她爸自个儿睡着了,娃一翻身就从床上跌了下来。
这么危险的事情,我立马感到特别后悔和自责:我怎么能把孩子交给这么粗心的爸爸呢?我为什么非要离开呢,难道头发就非剪不可吗?
当时我只有一个强烈的信念:作为孩子的妈妈,只要孩子出问题,都是我的错。
再后来我教练过很多父母,我发现在职场妈妈的群体里,“我应该”和“不得不”的想法也大量充斥着,比如:
- 既照顾好家庭,又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我应该做的;
- 如果孩子学习不好,那就是我的失败;
一项对双职工家庭的深度访谈也揭示了这样的情况:母亲常常会因为工作对家庭造成了影响而倍感自责,但父亲通常不会。
我们就这样不由自主地把所有的责任抗在肩上,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些应该和谴责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给职场妈妈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些压力又让职场妈妈们陷入另一种自我怀疑:
渐渐地,这些压在心底的“为什么”就会转化成坏脾气发泄给周围人,怨天尤人,时间久了,身边连愿意跟自己说句贴心话的朋友都没有了。
所以,解决职场妈妈压力过大的第一步便是:停止谴责自己,我不需要为所有的事情负责。
自从娃她爸犯了这种不靠谱的错误后,我更不放心把孩子交给爸爸了。
就像很多家庭一样,把他变成了吉祥物的存在。但后来看纪录片《父亲的生物学意义》,我才意识到,爸爸带娃也有不一样的好处,比如:
父亲比母亲更放得开,更鼓励孩子勇敢探索、不畏艰险,父亲的严肃也会让孩子更趋于独立和讲规则。
所以从父亲的角度看,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带孩子,而这些方式在母亲眼里就被解读为了不靠谱和不着调。
如果家里有一群老人和女人围着孩子转,父亲自然而然地会被推开,因为“他不擅长”。
总是被嫌弃、批评和打击的爸爸们,只能变成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的工具人。
所以有些时候,不是爸爸不擅长,是他不擅长用你的方式去做;也不是爸爸做不到,而是妈妈担心爸爸做不到。
就像谢丽尔·桑德伯格说的,“如果希望另一半变成真正的人生拍档,首先得把对方看成与自己地位平等(也同样有能力)的好伙伴。”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做承担额外责任的抱怨者,而是要允许另一半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承担带孩子的责任。
这不仅是为了解放自己,也是为了在家庭中形成更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当然,任何关系都是动态的,要和另一半维护好这种伙伴关系,需要不停地沟通,保持坦诚和宽容。
就比如,周末是孩子们难得的可以出门放纵的日子,但我一般不太想出门。
因为我和孩子们在平时已经相处很长时间了,我想在周末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不管是学习还是讲课,我都会很满足。
但是,我老公会极力劝说我跟他们一起出去——
“孩子们也很想让我一起出去”;
我觉得这是在对我进行道德绑架——明明是他搞不定孩子,才会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拉我去干活。
所以我郑重其事地跟他表达了我的需求:“我很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喘息一下。”
他还半信半疑地问我:“你是真的不想去呀?我只是觉得我们在外面HAPPY,把你一个人扔在家,你会觉得不公平。”
在确定了我是真的不想去之后,他开心地带着孩子们出去了,我便安静地在家享受学习和独处的时光。
我一直觉得,妈妈是家庭中的晴雨表,妈妈开心,家里才会洋溢着开心的氛围。
所以,想要有一个“常晴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妈妈要学会关注并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不揣摩别人,也不让别人去猜。
不要以为另一半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你想什么他就能或者应该全部猜到。
如果你想要对方帮你,就请直接告诉他——不要用眼神、情绪、冷暴力表达你的不满,因为这样的表达他根本看不出来。
沟通是一座双向互动的桥,我们又何必把它变成一面猜声辩位的墙呢?
都说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人生中最无力和最艰难的时刻。
正是因为无力,才需要停止谴责自己,正视自己的需求,重新找回与自己的连接。
每个人有自己想要的家的样子,当我们真正开始思考并为之行动,我们才能更好地忠于自己,继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