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过半,离孩子们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估计大部分父母和我一样,高兴之余又有点担心。高兴的是,孩子们终于要回学校了,担心的是,娃的假期作业还没写完。
我的一位朋友是大学老师,以往几年,临近开学时,她都会因为假期作业和儿子斗智斗勇,忍不住在群里和我们发牢骚。
朋友说,她听了很多育儿专家的讲座,也看了很多视频,其中有位叫“J.ALICE”的育儿心理专家讲了一个《父母一定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的视频,看了这个,朋友顿悟了,不那么焦虑了。
她意识到,也许专家说得对,养育孩子,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朋友还特意发来视频让我看,我看了看也觉得在理。重要的是,养孩子多年,我也需要这样的鸡汤来舒缓一下焦虑的神经。
J.ALICE老师的视频并不长,简单来说,主要讲了三点:
第一,父母的使命是把孩子培养成人,而不是成才。
J.ALICE老师说,成才靠的是孩子的机缘,六分才华,三分运气,一分贵人相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不是家长的一厢情愿。
确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为了孩子做了很多努力,比如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孩子身上。
再比如,父母在生活中小心翼翼,尤其是家有青春期的孩子或者面临中、高考的孩子,不敢跟孩子提要求,小心地哄着孩子,为了孩子,可以说受再多的委屈也不在乎了。
但讽刺的是,尽管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的表现却不如人意。
J.ALICE老师说,成功不像数学,1加1等于2,而是像写一篇文章,这个老师打50分,换个老师可能只给打30分。
第二,很多父母自己的眼界、格局并不高,却偏偏喜欢指导孩子
J.ALICE老师说,家长们可以看看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是理想中的样子吗?如果真能制造成功,也许当下的生活就不会如此了。
她有一句话我很赞同,她说,父母连自己的人生都没有能力经营好,又哪来的勇气和自信,可以把孩子的人生经营得很好呢?
确实如此,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自己的眼界、格局并不高,却偏偏喜欢指导孩子,殊不知,这样很容易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障碍。
J.ALICE说,往四周看看,有多少成功人士是靠听父母的话才取得成功的?父母越是对孩子的生活不指手画脚,孩子反而越容易成功。
我想起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提到的一个案例,有一对夫妻,妻子是大学教授,丈夫是企业高管,他们在学习上和工作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对唯一的儿子要求也很严格,处处控制孩子,为孩子规划人生,小到玩什么游戏,大到选什么专业,上哪所大学。
自然,夫妻俩跟孩子的冲突也不少。这孩子小的时候成绩还不错,到了中学成绩就下滑得厉害。
勉强考上大学后,孩子离开父母后彻底放飞自我,不去上课,整天玩游戏。妈妈觉得孩子连毕业都是问题,更别谈如何找工作了,于是她找到尹建莉老师咨询。
尹建莉老师说,身为家长他们太强势了,完全不给孩子自由,也不给他自信,对孩子的破坏作用太明显了。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这对夫妻跟孩子真诚地道了歉,并表示尊重他的选择。孩子先是休学,后来又退了学。他在家疯狂地玩了几个月游戏,后来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在父母的支持下,在学校开了一家饮品店。
这已经让教授妈妈欣慰不已,比起之前那个精神已在崩溃边缘,甚至想结束自己生命的儿子,这样的他起码回到了正常生活。
这对夫妻的学历不可谓不高,其眼界和见识也高于一般父母,可他们对孩子的从小到大的指导,却险些让孩子走上不归路。
老师说的,跟心理学家艾尔菲·科恩的观点很类似。科恩倡导无条件养育,他说,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能做到呢?
即使父母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又有多少孩子能从父母的行为和态度中感受到爱呢?
当然,J.ALICE老师说的三条真经有难度,但并不是父母放弃的理由。
为人父母者,当感觉养育孩子压力太大,或者感觉力不从心时,不妨问问自己,是不是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呢?
正如J.ALICE老师说的,父母要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因为,有要求就会有期待,有期待就会有情绪,有情绪就容易失控,然后每个人都可能受到伤害。
父母觉得委屈,不甘心,付出了很多,孩子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孩子觉得委屈,一直在按父母的要求做,却永远不能让他们满意。
所以,父母不妨降低对孩子的要求,适当地放过自己,也还给孩子一些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