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求助:妈妈把我的电话和微信都拉黑了。从小爸爸酗酒,家暴妈妈。现在爸爸已经去世。
妈妈心情不好,就说我遗传爸爸家的基因,跟奶奶一样有神经病基因。
妈妈总是热心帮助他人,我希望妈妈多关心我。但妈妈生气了。如果妈妈不回来。我感觉我也不想继续存在这个人世间了。
虽然妈妈把你的微信和手机都拉黑了,但是我猜你还是想要去靠近妈妈。毕竟妈妈是你所有关系中,最“靠谱”的那个。也可能是你童年唯一支柱。
你的生存一定很难,因为在一早就定下了“基调”。
你说爸爸是想要把你卖掉的。我们来看看你所描述的爸爸:
会酗酒家暴,说明他可能有物质滥用成瘾,且伴有冲动控制障碍。
爸爸想把你卖掉。爸爸对子女可能并不持有欢迎的态度,甚至想要利用子女来获取物质利益。这个表现出了爸爸的超我是有缺陷的。
爸爸会把幼小的女孩,当球抛,并且还是在醉酒的情况下,是妈妈百米冲刺把你接住。你爸爸是不太尊重生命的。同样,他也不尊重自己的性命。
可以看到在这个家庭中,女儿没能获得父亲的认可和照顾,那么照顾孩子的重担就会全部倾斜到妈妈身上。
在看妈妈,对女儿没有足够的耐心。原因可能有两点:
你提到妈妈的父母,都是后爸后妈,对妈妈很恶毒。不知道细节情况是怎样的。但很明显能够看到你妈妈也没有获得过父母良好的照顾。所以对于做母亲这件事,你妈妈本身也是磕磕绊绊的。
妈妈的情绪耐受能力会偏弱些,因为她没有得到父母良好的照顾,本身就很难发展出自我情绪处理的能力。
看上去妈妈和奶奶的关系也很差。奶奶和爸爸,都对妈妈不太好。妈妈本身的“生存”人际环境也是比较差的。这点可能在你的身上重演。通过你的描述,同样可以见到你提到的所有人,几乎都对你不太好。不论是父母或是老师、同学。
你妈妈会热心帮助其他人,我猜是有妈妈的内心需求在的。你希望妈妈多关注和照顾你一些,但你妈妈的能量本来就很弱,再给就耗竭了。这或许也是妈妈会选择回避你的原因之一。
你会寻找派出所的帮助,一个是因为他们是职能部门,另一个他们的存在也是一种“稳定+安全”的关系。
随着你年龄的增长,或许这些原生家庭的问题总会不断地浮现。你可以选择心理咨询,在咨询关系中发展出一段相对恒定的关系,给予你安全感和情感支持。同时帮助你发展自我情绪的容受力。
如果经过咨询,发展出了自我情绪处理,滋养了更强大的自我,你就可以反向去照顾妈妈,让妈妈感受到来自亲人之爱。
案主提到自己在学校时,哪怕憋着劲,考试考一百分,还是会受到欺负。小学同学,初中同学,老师同学都欺负我,一直持续到高中。
当资源有限时,团队会分化出小团体抢夺咨询。成员更偏爱自我团体,并贬低竞争团体。继而产生敌意,并出现攻击性行为。
同时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在童年过度的中期阶段,孩子将表现出从他律道德判断向自律道德判断转行。即: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是遵从公认的权威的规定。对于更大的10-12岁及以上的孩子,他们对于规则的理解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所以,学校老师的带领,和对班级学生的管理,则非常重要。案主所在的学校,至少班级老师没有起到这样积极、正向的作用。
通过案主的这个例子,对于从事教职工作的人来说,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在老师眼里或许不那么活泼的学生,她背后的家庭可能有很多的沉重和不如人意。
如果老师没能悉心关怀,给予学生爱的滋养,至少也要有意识,避免自己的对学生造成二次伤害,要通过自己的专业力量,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在班级中营造出安全、有规则(讲文明、懂礼貌)的学习环境。
当然,如果具备处理学员之间的冲突,化解相互间的敌意和攻击性行为。那是最好的。
《从波波玩偶到棉花糖:改变儿童发展心理学的13项经典实验》就是一本能够帮助教职人员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书籍。
书中透过经典实验,能够让你了解到孩子心理成长的规律,读懂孩子的世界。
例如:多大的孩子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别人的想法?
书中提到:幼儿园的孩子是很难接受与自己观察角度不同的观点。因为他还不具备从不同空间维度去观察相同环境的能力。
6岁以上的孩子,才能具备站在他人角度去体会想法的能力。
当然,即使到了6岁以上,每个孩子发展出的这一能力也不尽相同,这跟三个因素相关:
儿童早期的社会认知能力与后面发展起来的心理水平。
此外,具备更高心理理论能力的人,在同伴中会更受欢迎。(高情商)
心理理论还在道德发展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区分故意和无意行为的能力是平衡道德判断的关键。所以,如果你想要培养孩子将来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或是期待孩子成为司法领域的卓越者,那么理解幼儿心理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从波波玩偶到棉花糖:改变儿童发展心理学的13项经典实验》描述的这些实验不仅涉及儿童间的合作与冲突关系、儿童的观察与模仿学习,还涉及儿童对父母或成人的依恋情结、儿童的专注力与移情行为、理性活动与善恶判断的起源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所有儿童心理重要的方面。
13项经典实验就如同13副药方,即便不能解决所有的儿童心理问题,也足以让读者获得充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