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由老人带养,这三大底线一定不能丢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两岁半以内幼儿由老人带养的比例为60%~70%,三岁以上约占40%。

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让长辈帮忙照看孩子,似乎成了不二之选。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一双有力的手能够帮忙托起育儿的重担,着实能够让父母更加省时省力。

可随着当下父母对儿童成长的要求越来越高,隔代育儿的鸿沟也逐渐凸显。部分老人溺爱孩子,过度偏袒、包办代办限制、迷信等等,潜移默化中给儿童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父母带养和隔代育儿当中,大家纷纷陷入了纠结和被迫接受的怪圈之中。那么到底要不要老人带养?如果老人带养,如何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这是老岳今天要和各位聊的重点!

老人带娃有经验,这一点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是肯定的。比如,什么时间该给孩子喂奶;多大给孩子添加辅食等等。

有老人在身边偶尔给出一些指导,能够让新手爸妈更加安心,不至于独立带娃而搞得手忙脚乱。

其次,老人对孩子的爱同样毋庸置疑。不重样的衣服、手工做的鞋袜、每天接送上下学、时刻关心孩子的身体状态……

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从点滴之处发现他们对孩子深厚的爱,丝毫不逊于父母。

当然,因人而异,老人带养有好处也有弊端。

碰到固执己见的老人,无法和父母达成统一的育儿理念,执着地“借鉴”过去的经验,迷信偏方,延续不科学的带养方法,或者对孩子过度溺爱,则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的品性和习惯。最终导致更大的家庭矛盾,这就得不偿失了。

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老人带养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用才能将伤害最小化。

在这里,老岳始终提倡由父母亲自带养孩子。但假如条件不允许,必须由老人带养,那么下面这三大防线,父母一定要严防死守!

网络上,时常有让爸爸带娃一天体验在家带孩子的辛苦。推己及人,双职工家庭的老人全天在家看顾孩子,同样需要得到父母的关怀和理解。

但毕竟每个年代成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不同,他们的带养方法总归会与现今科学的方法存在偏差,所以遇到问题首先和老人耐心沟通。

假如说因为老人迷信偏方,影响儿童的健康安全,则必须要坚决抵制,这是原则也是底线。

除了迷信行为,不科学的育儿方法同样要抛弃。如果说偏方给儿童造成的伤害是直接的,那么错误的带养方式对儿童的伤害则是潜移默化的,但影响也更为深远。

父母提前给老人打好“预防针”,不溺爱孩子,多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过度包办代办,每天限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因此剥夺儿童自由探索和身体运用的机会,导致将来出现脾气暴躁、好动分心等感统失调的棘手问题。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人,初衷都是为了能够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适时向老人科普这些危害,和他们耐心沟通,才有可能达成统一的育儿战线。

儿童需要在父母所提供的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长大,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孩子才会敢于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各项能力,建立自信心。

一旦离开了这个环境,身心发育都将受到影响,觉醒度水平也将出现障碍,可能调节度过高,也可能调节度过低。

由此,孩子每碰到一件事,都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调整觉醒度水平,就没有能力去和环境和外界进行有效互动,外在表现就是融入社会或者身体运用障碍。

所以从长远来看,父母带养能够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也远远高于其他人。

这就要求父母即使白天要忙于工作,到了晚上或者周末也要将时间高效利用起来,放下手机全情投入,深度陪伴孩子互动和玩耍,读读绘本、讲讲游戏等,尤其是爸爸。

隔代育儿或多或少会存在包办代办的现象,比如给孩子喂饭、帮孩子穿衣,或者盲目阻止孩子吃手、爬行,不允许孩子奔跑嬉戏……

在老人眼中,很多儿童正常的探索行为,都被认为是不卫生、不安全、没必要。殊不知,这些限制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来说,反而是另一种“感觉剥夺”的伤害。

很多孩子在学龄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爱漫无目的地疯跑、不听老师指令、不能融入集体等,究其根源和带养人的限制剥夺有很大关系。因为在孩子需要获得各种感觉刺激的阶段,没有被满足,导致其出现感统失调、感觉寻求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