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老话说的对吗?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比喻什么样的父母生出什么样的儿子、什么样的师父教出什么样的弟子。汉・王充《论衡・讲瑞》:“凤凰、麒麟生有种类,若龟、龙有种类矣:龟固生龟,龙固生龙。”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爱迪生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自然生命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对均衡稳定性的“生态食物链”。当然,每种自然生命被创造之时尽皆被赋予了不同的生长属性、生长寿命,比如草本植物植株矮小&一岁一枯荣、木本植物身形高大&春芽秋叶落、藤本植物必须依附于其它自然物质、动物分素食动物+食肉动物+卵生动物+胎生哺乳动物等等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驯化播种植物的农业、驯服圈养动物的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辅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医药业......主动劳动创造已经成为人类与其它自然生命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
孩子刚出生时只有最基本的生命体征,不能独立支配自己的身躯、不能独立进食、不会使用人类语言......人类一切综合生存技能都不具备生理遗传特质,刚出生的人类孩子犹如大号的“胚胎”,除基本生理体征之外不具备任何独立自主生存能力。因此,人类孩子出生之后,直立行走&使用人类抽象文字语言要学、吃饭&穿衣要学、为人&处事要学、遵纪&守法要学、道德&礼仪要学、劳动&创造要学。
晋朝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告诉人们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就会受到好的影响,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也就会受到坏的影响,强调环境对人学习成长的综合影响。因此,出生在原始丛林里的人类祖先会辨识&采摘植物果实+捕获猎物+防御敌害、出生在农牧时代的人类先辈会耕种+畜牧+加工制作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出生在中国的孩子们讲汉语+写方块字+使用筷子吃炒菜&米饭&馒头&面条、出生在印度的孩子们讲印地语+写 +吃手抓饭、出生在英国的孩子们讲英语+写ABC+使用刀叉吃面包&酱汁......
家庭是现代人类社会最基础的细胞组织,每个现代人类的孩子都降生在特定的家庭。家庭是所有现代人类孩子学习成长旅程中最核心的后勤补给站,家长是孩子生命旅程中的第一任和唯一的终身成长导师,孩子成长发育的生理基因源自父母、孩子生活成长过程中的综合物资由父母提供、孩子日常生活行为由父母规范。当然,所有人类父母都只能将自己知晓的正确文明生存智慧传授给孩子,每个孩子也只能站在父母曾经的生活基石之上继续成长。因此,现代人类的孩子们长大成年之后,有人成了农民、有人成了工人、有人成了商人、有人做了医生、有人做了老师、有人做了公务员......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人和猫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0%、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6%、人与人之间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9.9%......所有人类孩子刚出生时,几乎完全处于相同的“起跑线”。然而,现代人类社会职业工作细分岗位类别早已突破三位数。所以,人类文明生存智慧是个人生辰秉性的放大器。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