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寒门贵子”家庭曝光:暑假里,逼孩子努力,不如“让”孩子自律

这几年,很多人越来越意识到:

“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观点,好像已经慢慢成为大家的共识。

确实,父母的眼界格局、教育思维、社会地位、物质人脉……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孩子。

在今年高考中,以684分的高分,被清华提前“预定”的周磊,父母打工无暇照顾他,他自己在8平米客厅挤出一张书桌努力学习。

还有之前的双胞胎赵稞、赵棣,母亲是清洁工,兄弟俩人互相督促互相鼓励,一个考上北大,一个考上清华。

更有父亲重疾,母亲瘫痪,家境贫寒到让清华校长落泪的庞众望,曾最终以744的高分被清华录取。

他们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不需要父母太过操心,自己会逼着自己成长。

自律性强的孩子,从表面来看,好像只是更能吃苦,更有毅力。

但从深层次来看,是他们内心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会一直坚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当妈这些年,在和孩子各种斗智斗勇后,越来越发现:逼孩子学习,是最无效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中说:“爱学习的孩子,都是通过自律自我驱动的。”

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

拉开孩子差距的,是能否从“他律”到“自律”

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要是一直盯着,做作业也能认真了,考试成绩也能稍微好点。可一旦父母放松监督,孩子的成绩立马能给你跌出个新高度。

想让孩子在学习上一直自律,真的是太难了。

这就像“洛伯定理”所说的,一个人最要紧的,不是看你在场时他的表现是什么,而是你不在场时他的表现是什么。

“他律”,是被动完成别人设置的目标。

一个孩子是否能保持持续优秀,根本原因,取决于他有没有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孩子,终究是要独立成长为自己的人,既然没有办法管教孩子的一生,那就需要早早帮助孩子从“他律”变成“自律”。

父母不仅需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心理特点,还需要清楚怎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孩子。

自律的根本,其实是:我能做主,我才自信;我越自信,越有动力;越有动力,越自律;越自律,学习能力越强。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注中,就强调了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2、培养自律的重点,是做好当下的事

与其说要培养孩子自律,不如说,培养的是孩子踏实认真,不好高骛远,专注做好眼下每一件小事的能力。

而且,一个能自我赋能、不断学习、不停止自我成长的父母,才是培养孩子自律的最好榜样。

3、培养自律的策略,是用对方法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

知道培养孩子自律很重要,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总是不得其法。

还有些孩子,可能确实是没有学习兴趣,或者只是因为学习的效率比较低,学习的状态不够好,导致长期陷入内耗。

无论原因是哪一种,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结果。

心理学中,有个“蝴蝶效应”,指一个微小的变化,可能能带动起一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决定,都会成为影响孩子未来的“蝴蝶效应”。

“寒门”能否出贵子,关键不在贵子,而在父母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