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抱任何希望的她,给已故爸爸用过的手机号,发了一条短信。
万万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她竟得到了回复,而且是以爸爸的口吻!
那以后,她经常会和电话那头的“爸爸”联系,分享生活中的小事。
但这个联结,确实成为了黑暗时期的一束光,虽然微弱,却足够点亮她的生活,激励着她。
在“爸爸”的鼓励下,周周最终如愿以偿,考上了北京的大学。
现在的她,已经参加工作了,生活一直在稳步向前……
根据浙大一院的数据研究显示,全世界每年有5000—5500万人死亡,每当1人死亡,就可能会有5人丧失亲人。
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像开头的女孩那么幸运,能够从阴霾中走出来。
节目《不要小看我》中,一个叫霖霖的女孩牵动着万千网友的心。
原来,霖霖的妈妈在去年得了急性白血病。
有一次,霖霖和同学们在后台准备演出,老师在一旁鼓励大家:“要演出了,不要紧张,爸爸妈妈全在台下看着你们的。”
同学拍了拍她肩膀,安慰道:“霖霖你别哭了,这次就能看到你妈妈了。”
霖霖哭得更大声了:“我没妈妈了,我妈妈死了。”
这一句话,让现场的老师闻声落泪。
然而,随着妈妈离世,霖霖的情绪和性格也迎来了极大反转。
以前,她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但现在却变得沉默拘谨。
但每次都会在幼儿园午休时,拽着老师的袖子,委屈巴巴地说:“我想妈妈了,很想念妈妈。”
她心里仿佛有一扇厚重的门,把自己紧实地封闭了起来。
面对父母离异、某个亲人去世等重要事件,再缺乏旁边亲人的有效陪伴和疏导,孩子很难有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去对抗。
然而,有的父母为了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会选择隐瞒至亲离开的消息。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故事。
初升高时,我考上了市里重点高中的重点班。
一进班,就发现我那同桌很奇怪。
他身高一米八五,阳光帅气,却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往。
按理说,能考上重点班的学生,肯定都不差。可他却整天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动不动就请假、逃课。
在第一次摸底考中,他的成绩班里垫底。没人愿意接触这种“差生”,老师也对他置之不理。
然而,在一次体育课中,我得知了他的“秘密”。
原来,他以前成绩一直很好,是全家人的希望。
为了不影响他的考试,全家人谎称奶奶仍在住院,身体良好。
直到中考结束,家人才向他袒露了这一事实。
可一切都晚了。奶奶的最后一面,他此生也无缘再见。
这件事,在他心里种下了极深的阴影和叛逆。
因为他从小是奶奶带大的。
那些思念父母的漫漫长夜里,都是奶奶抱着他,陪着他;
那些被朋友扔石子、被狗追的窘迫时刻,都是奶奶及时出现才帮他解了围。
他的世界很小,小得只能装下一个奶奶。
他不懂,为什么连奶奶最后一面,家里人都不让他见?
“什么狗屁重点高中,为了考它,我奶奶都没了。”这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具体去了哪儿,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今年清明节时,他又回到了故土,发了一条朋友圈。
那个没有好好告别过的孩子,就像个没被好好爱过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情绪,对人生也更容易迷茫。
小到幼儿园告别,大到生命告别。
在每一次的告别中,我们才能真正得到成长。
在一项调查中,学者针对5-7岁儿童做了一项研究,发现只要家长情绪稳定,然后简洁、客观地向孩子讲述死亡、分离事件的真相,其实孩子是能够理解的,安全感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所以,关于“告别教育”,不建议夸张,也不建议美化,用尽量简单的语言,如实地和孩子解释就可以。
实在不知道如何说,也可以借助好的图书或动画。因为这些艺术作品的表达会更温柔,也更容易让孩子明白。
比如,《大耳朵图图》里有一集,图图害怕有一天父母会离开他。
于是,图图爸带着他去看毕加索的画展,并告诉他:
“虽然毕加索爷爷不在了,但他却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很多美丽的画作为礼物。
他的生命就活在这些礼物里,永远陪伴着我们。”
孩子之所以恐惧告别和死亡,是因为他们不想和所爱的人分开。
父母稳定的爱,是化解孩子情绪困扰的最好办法。
当孩子的安全感得到满足后,就不会那么恐惧与担忧了。
若能以从容的姿态,勇敢地去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