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这名新生儿还没等发育成熟,早早就离开了妈妈的子宫,体重仅有1.1千克,身体各器官发育还不完善,外周血管条件非常有限,需要借助外力向体内输送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营养,PICC是他生存下去的生命通路,能有效保护新生儿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从2017年至今,大理州妇幼保健院已为几百名新生儿实施PICC置管术。传统的PICC置管术俗称“盲穿”,是在穿刺前体表测量导管置入长度,穿刺后通过胸部X片判断导管尖端位置。
导管尖端定位的过程中,是用X射线照片来定位,在这个定位过程中,如果不精确,孩子就会反复去照片,因而耽误置管的时间,还有增加孩子的痛苦。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通过判断心电图P波的变化来确定PICC导管尖端位置,能节约导管定位的时间,减少患儿接受射线的次数,降低置管异位发生的概率。在实施这项技术前,大理州妇幼保健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专门安排团队到昆明儿童医院及相关培训班参加培训学习。
我们的置管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置管技术,还要有一些相应的心电图知识,来进行一个识别和定位。
目前,首例接受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置管技术的新生儿仍在院接受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截至7月20日,大理州妇幼保健院已经为4名新生儿实施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置管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