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超前教育”危害是产生的原理,家长才会知道该怎么做

关于“超前教育”是否有必要的讨论,我们会看到大多数人其实是持反对意见的,而且往往越是专业的人士对“超前教育”越是持否定的态度。

很多家长在面对教育的压力、教育内卷化、“择校”等诸多问题时,“超前教育”往往又会成为了他们不得不选择的一种“鸡娃”方式。

也有不少家长认为“超前学”就是“笨鸟先飞”。就算孩子天赋不高,但只要孩子通过超前学这样一个过程,最起码能让孩子先学一遍、先预习一遍,这样等到孩子上学之后或者等到孩子上课之后再学时,会更有利于孩子理解和掌握。

而且家长们还很容易往积极的方向思考——孩子超前学了,就更容易出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带来一个正向的积极反馈,使得孩子在学习上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兴趣。

但其实这更多只是理论上的可能,现实中也还是有很多的例子证明了这样学会带来的一系列坏处。例如最为常见的就是孩子都会了上课时就不好好听了,这明显属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还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孩子因为“超前教育”结果后面反而出现了厌学的表现。

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争论”是不太可能解决问题的,再多的争论也很难说服彼此。与其这样,不如让我们回到问题的开始——从孩子的角度去看看“超前教育”到底是否可行。

尤其是当我们面对所谓“违规规律”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违背了什么规律、又是怎么违背的呢?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来自于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皮亚杰认为孩子学习并不是一个单纯在获得更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习的时候是孩子在不断构建新的认知的过程,如果孩子所学的内容不能跟他现在的认知发生联系,那么他的学习就很可能是无意义的。

一般来说,超前教育往往发生在七岁前后,例如幼儿园的小学化、以及上了小学之后的超前教育是比较普遍的。

在2到7岁这个阶段,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三山实验”。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所说的话只是他们想说的话,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只是从他们的角度去看的,他们不会太过在意例如交谈双方的另一方会怎样想,甚至都不会在乎对方到底说了什么。

从这个角度去看,在这个阶段给孩子进行“超前教育”的话,只有极少数的“知识”会跟孩子的现有认知产生关联。

而这也就意味着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他所学到的东西只是那个他觉得他学到的东西,而不跟教他的人到底教的是什么东西没关系。

说白了就是你以为你给孩子讲的是A,就算是你想尽办法去讲,那么孩子可能还是认为你在讲B,他们只会从自身的现在的认知能力去接受新事物。

这个阶段的很多来自家长为了孩子“学习成绩”而引发的“超前教育”肯定会出现孩子所学内容和孩子认知能力不符的矛盾。

妈妈说开始,后孩子一秒进入崩溃状态,一边哭一边背:“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四十五”,妈妈质问怎么又背错了,爸爸又多次强调“三五十五”,并且嘱咐孩子“记住了!”

然而孩子重复了几遍“三五十五”之后再一次从“一五得五”背一遍的时候,又忘了三五十五了。

对这个大的孩子来说,“一五得五”和“二五一十”已经是她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凭机械重复勉强记住的内容了,而到了“三五十五”一方面是自己记不住了,因为它已经跟自己的认知没有一点关联了,且多次失败以及来自父母的压力也会直接导致孩子压力更大、忘得更快……

这种超前学的意义在哪?

就算孩子真的背过了,那除了用来“表演”还有什么用?

别说乘法的意义了,加减法可能孩子都没理解、掌握吧?

而这种教育肯定是有害的,且这个有害还不仅仅只是对“学习”有害——孩子不但没学到多少有用的,还因为这个“学”承受到了很多负面的影响,那孩子会不会因为这样的学习而不断积攒“厌学”的负面情绪呢?

所以如果孩子处于这个阶段,且他本身没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天赋,那么我们给他进行这样的“超前教育”很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不是孩子笨,而是他们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的,严格来说是我们真的“笨”才是。

一般孩子从7岁之后,以自我为中心的程度就会下降,他们会不再片面观察问题、表达想法,而是会开始慢慢开始发展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与人沟通的能力使得孩子们看问题的角度也开始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并且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可以接受具体化的教育了,但对很多孩子来说,此时的他们往往会依赖于一些实物。

例如我们在小学1、2年级的时候会发现学校有发一些教具,尤其是数学课上,老师会通过这些实物教具的变化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量的变化以及数的变化,这可比算术式更容易让孩子们理解。

但此时的孩子多数人在抽象思维能力上依旧是很弱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此时对大多数的孩子来说,谁比谁高、什么东西比什么长、什么东西比什么重等等这些问题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是很容易接受并理解的。

但是当给他们诸如A>B,B>C,问A和C哪个大的时候,像这种抽象思维很多孩子可能就理解不了。

皮亚杰认为这四个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尽管是从低到高有一定顺序的,且不可能逾越也不可能互换,但因为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动机(及孩子自身)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阶段”可能会提前也可能推迟。

并且两个阶段之间也不是绝对分开的,它们会有一定的交叉。

这些差异会使得他们在某个阶段能够接受下一个阶段普通孩子才能理解的事物,或者迟于某些孩子。

这里我认为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天赋”——尽管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

这里我们则可以认为这是后天父母给孩子的家庭教育所带来的变化,可以认为这是后天的人为影响而非天赋。

“学习”的本身通常是不太会给孩子带来太多不良影响的,但是当我们在“学习”问题上附加一些约束、限制、要求尤其是还会伴随一些言行方面的“惩戒”时,问题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就像上面的那个背乘法口诀的孩子一样,如果父母不给孩子压力,如果父母并不急于让孩子短时间内背过,而是把“口诀”当成“儿歌”一样慢慢跟读、慢慢重复,那么2、3天孩子记不住,2、3个周总有可能记住吧?

但如果超前学是不系统的、没有计划性的,这样的超前学会有危害是正常的。

同样的时间,为什么不去读点、唱点真正的儿歌呢?

为什么不去进行一下亲子阅读呢?为什么不去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事物以及字词呢……

有很多的“学”其实也是可以超前的,且不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多认知上的接受困难。

像英语、语文类的学习,只要不牵扯到语法的学习几乎是不存在“超前”一说的。

例如一个小学一年级的词汇和一个大学词汇,对孩子的影响差异会有多大?

这个不好理解的话我们就用汉字来做参考,性质也是一样的——好比一个只有几笔的汉字和一个十几笔甚至二十几笔画的汉字在“写”上对孩子确实是有不同难度,但在“认”上呢?

我们过去“超前教育”最容易出问题的就在这门课上。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所谓的“奥数”。

我这里不去多说我们实际上日常在说的“奥数”和我们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专家在内说的“奥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前者是“奥数”,后者是“奥赛”),但即便如此,“奥数”本身也是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而偏偏很多父母在孩子并有足够基础的情况下就急于让孩子去学习。

参考上面皮亚杰的理论,你会发现孩子学不会、学不懂是因为他的认识能力还没达到那个程度,我们没有给孩子准备好前序的知识准备,没有给孩子打下一定的认知基础,反而上来就要让孩子去进行更高难度的学习、训练,大多数孩子学不好这才是最正常的结果。

而就算是家长已经给孩子准备好基础了,但是当孩子学习到新知识之时候,家长在未来一周的时间(我们假设都是只报了一个班,且一周一次课)里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消化这些知识吗?

以我陪读孩子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有太多的孩子上周学的内容不但课上没掌握好,课下也没去复习,甚至很多孩子作业都没写或者写不完。

区区几道题一周时间都做不完,家长也都不去关注,而偏偏这样的学习本身对孩子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有一定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孩子还能学好基本上只有一个可能——这孩子有很强的天赋。

这到底是“超前教育”的错,还是我们学习方法的问题?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就一定能学好了,这真未必能解决得好,毕竟孩子的差异还是必须要承认是存在客观性的,但如果能解决好,那又需要怕什么呢?

其实也是要“怕”的。

比如文章开头说的“都会了上课不听了”结果没养成好的听课习惯怎么办?

比如还有很多超前学的孩子会表现出来的共同问题——难的题目都对,越是容易的总会出点错怎么办?

只注重知识学习却忽略了孩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诸多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孩子一直都是被动且还是高强度学习的情况下,一旦学习难度再上一个台阶或者是叛逆期的到来,还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但我们要知道,不超前也不意味着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例如没超前学的上课不认真听的还少吗?例如没超前学的就一定有自主学习能力吗?

所以“超前教育”是可以去做的,但绝对不是交给教育机构或者是补课老师进行,我们越是早早就去做这些事情就越要我们自己亲自去做才行。

而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儿童心理成长规律的理论,也要学点教育理论,然后把我们想让孩子掌握的知识转化成孩子能够接受、理解的方式去进行。

而在这一点上,能做到的父母少之又少。

至于孩子大了之后(上学之后)无论你要不要让孩子超前学,首先家长要做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要让孩子把课内学好,并且要结合校内学习把孩子的各种习惯、能力养成。

例如预习习惯、听课习惯、围绕作业的一些关于书写质量和速度、答题步骤、作业完成效率等习惯,还有日常的纠错、复习的习惯以及尤为重要的阅读习惯等。

把这些事情做好了,说实话,多数家长可能就不会再去纠结“超不超”的问题了,此时对他们来说不超有不超的学法,超有超的学法,但无论怎么学,家长都不会瞎指挥、乱安排更不会出现盲目跟风的问题。

所以“超前教育”对很多孩子来说确实不是好事儿,但这不一定都是“超前教育”的问题,我们自己的孩子到底适合怎样的教育,是需要结合我们孩子自身情况决定的,同时家长也要切记一点:不是不学就一定符合所谓的各种规律!

孩子在每个阶段的认知规律某种程度上只是告诉我们他们一般情况下能够接受到什么程度。

但并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做,孩子就能自己具备这些能力,这点大家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