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孟母家训

孟母,大约是中国最有名的母亲。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他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后来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孟母教子的影响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事实上,孟母的名声不只限于中国,甚至远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受中华文化影响较大的东(南)亚文化圈,如新加坡竖有孟母铜像,韩国筑有孟母坟等。

孟母的伟大固然是因为她养育了一位伟大的儿子――亚圣孟子,但不仅如此,她千百年来受人称颂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她教子有方。

孟母之前的诸家家训,皆以男性的视角,以父辈、祖辈的口吻来训导。而孟母自己是母亲,从女性的角度,特别是从一个亲历亲为,经历了孩子的孕、生、养、育全过程的母亲角度来谈教子,这是男性难以相比的。孟母的教子家训抓住孩童的特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真切细腻,既高明又接地气,对于两千多年后的我们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例如:孟母重视胎儿的“感”,重视环境的“染”。

孟母训子,始于胎教。古代贤哲提倡早教,但早教无论多早,皆在孩子出生之后,属于后天的教育。而胎教是在孩子出生之前,比早教还早,属于先天的教育。“教子于既生之后,不如教子于未生之前”,孟母经历了十月怀胎的含辛茹苦,对于胎教的重要性更有“身知”的体会。

孟母说:“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意思是说她怀孟轲后,席垫摆的不正不坐,肉切的不正不吃,目的是从胎儿起就育养孩子的端正。这是对周初胎教的继承。《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古有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意思就是王后怀胎七个月后就要住进宴室(宴室就是侧室,在帝王平日所居宫室的旁侧),这样夫妻分房睡,让怀孕的王后“闭房而处也”,有一个更安静,少干扰的环境。

古人认为 ,胎儿在母体内对于母亲的情绪、言行会有感受,这种感受也会影响胎儿出生后的行为状态。“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妊娠之时乃形生神发之初,感于母气之正者,则为善为美,感于母气之邪者,则为恶为不美,故孕妇“必慎所感”。现代医学实验表明,胎儿在妊娠中期就对外界有感知能力,七个月就能听声音。其实,人生最早的教育从胎儿在母体内就开始了。

所以孟母慎胎教,正是给孩子在源头上培根基;而胎教之道,总在一个“正”字。凡母亲正派,生子得其正气,自然先入为主,无不正派。所以,妇人在平居之时,凡举止动静、进退出入,无一不由于正。若怀孕在身,当睡不敢侧其体,当坐不敢偏其身,当立不敢偏伸一足,其凡起居之正如此。

至于日间饮食茶饭,亦未尝不由其正。或烹饪不调、筷匙不正、名号不端,一切邪味之物,从不敢乱吃,此日常饮食的正。对于视听,尤宜谨慎:目不视邪色,视必以正;耳不听淫声,听必以正。此日间视听所感所触,皆不敢失其正。至于夜,与外物的接触既已平息,心性无扰,志气清明,则使瞽者诵诗以养其性情,感发其志气。使孕妇所见所闻,无不归于正者。我们现在的胎教,比如在母腹上放个耳机给胎儿听音乐名曲等等,多是于外在方法上下功夫,往往忽略孕妇本身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的“正”。

生下孟子后,孟母更加注重教育,尤其注意外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孩童天性喜模仿,见僧道则学出世之行,遇乞丐则效乞讨之举,涂唇描须学老翁,闭目执杖扮盲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此皆是幼儿好奇心的显露。而孟母针对孩童的特点,格外注意家庭之外的大众社会行为对孩童的“染”,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孟母三迁”。

孟母家在今山东邹城凫村,原居住地离墓地不远,经常会有送葬吹鼓,挖土埋棺等殡葬活动。小时的孟子总与小朋友在墓地玩耍嬉戏,自然会受到影响,也会模仿人们哭丧送殡的行为。孟母看到后认为“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便搬家到新的住所(今凫村西南的庙户营),此处靠近市场,东邻是屠户。孟子受他们影响,“其嬉戏为贾人炫买之事”,做游戏也是学着商贾吆喝售卖,而且模仿屠户杀猪卖肉。孟母觉得这样的环境也不利于孟子的成长。又再次迁居至“学宫之傍”(即今邹城南门外子思书院附近),学宫中师生们举止有礼,书声琅琅,孟子耳濡目染,“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在游戏中学着摆设祭器,演习礼节。看到孟子的行为,孟母高兴地说:“真可以居吾子矣。”――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呢!

古人有“千金买屋,万金买邻”之谚,强调的就是近邻之染对孩子的影响。学宫之傍的住所,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学区房”,是文教区,文化气息浓厚。而孩童如一匹素绢,染什么颜料即变成什么颜色,知书达礼、进退礼让的学宫氛围无疑是对孩子最好的染。孟母重视环境之染对幼儿的影响是其智;以明礼君子为培养目标是其仁;以寡母之身,不惮辛劳,不畏烦苛是其勇。一身而兼智、仁、勇三德,无怪乎千古流芳,真可谓有圣母方有圣子啊!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即使先天素养很高的孩子,也难免出现一些不当行为。对于这些行为,有些是孩子不知道对错,家长告诉怎么做即可;有些是无心之失,家长提醒一下即可;有些是无关紧要的小差错,家长须讲明道理,不必过细过苛。但对于一些人生方向上的错误以及事关品行的问题则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能不了了之,否则积习难改,悔之晚矣。

我们看看孟母是怎么处理此类问题的。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而收锣罢鼓,她以为如果孩子主观上不努力,还是不能成才的,所以她对儿子的教育毫不放松,经常督促他勤奋学习。

据西汉刘向《列女传》记载:孟子少年时,从学校放学回到家,孟母正在织布,问孟子说:“学何所至矣?”意思是学到什么程度了?孟子曰:“自若也。”意思是说还像老样子呗(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孟母即拿其刀割断她正在织的布。孟子看到后很害怕,就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孟母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孩子,你这样荒废学业,就像我割断这匹布一样!孟母进一步教训道:“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这段话意思是说:君子总是以求学来显亲扬名,通过虚心求教来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智慧,这样居家就能得到安宁,出门做事、为政也能避开祸害。今天你荒废了学业,就不可避免要成为一个只会做粗活而供人驱使的人,从而也就无法远离祸患了。这与(女人)靠织布谋生又半途而废有什么差别呢?怎能让家人长久衣食无忧呢?女人如果荒废了赖以生活的生业,男人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不做强盗小偷,则只能做奴隶劳役了!

孟子听了很恐惧,朝夕勤学不息,拜师孔子的孙子子思,终成天下名儒。孟子对待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刚烈之举,刺激孟子,从此孟子改变了“废学”积习。所以,大家都称赞孟母懂得为人母之道。

大凡母教,多失之于慈柔,故孩子对于错误的认识也温温吞吞,自然难免得过且过。而孟母能在求学这一关键问题上,用割断布匹这样的霹雳手段,正是体现了慈母的菩萨心肠。

孩子成年以后,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独立行为,但也难免有一些错误之举。如何对待这些错误?以什么标准纠正这些错误?孟母的做法就是以礼为标,以礼教之。

孟子成人以后,娶妻成家。有一次,孟子刚进入内室,看到他的妻子衣衫不整在屋里。孟子很不高兴,于是离开不再进屋。他的妻子就向孟母告别要求离去,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内室里可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勃然大怒,是把我当成客人了。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 孟母于是叫来孟子说:“按礼来说,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家里,这是表示尊敬;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目的是通知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以防看到别人的过失。如今你不细察礼节却责怪别人没有礼节,不是差得太远了吗?”孟子于是道歉,挽留他的妻子,一场婚姻危机被孟母以礼化解。所以人们都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婆媳相处之道。

孟子待在齐国,面带忧色,当时孟子理想的去处是宋国,但是为了侍奉母亲而一再拖延。孟母见状就问:“你面有忧色,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是我身体不舒服。” 过了几天,孟子闲来无事,在居所抱着柱子叹气。孟母看见了问说:“前几天看见你不开心,问你说没事,现在又抱着柱子叹气,是什么原因?”孟子回答:“我听说,君子应该在适合自己的地方任职,不为苟得而受赏,不贪荣禄。诸侯不听从我的政见,就不再向上进谏。听了我的政见而不采纳,就不再踏入朝廷。现在齐王不用我的治国之道,我想走,但是母亲您已经老了(经不起颠沛流离,不能跟我一起走),我是为这个事情忧愁。”

孟母对儿子说:“夫妇人之礼,精五饭,审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已矣。故有闺内之修,而无境外之志。……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意思是说:礼对于妇人的要求,只不过是做好饭,酿好酒浆,赡养公婆,缝制衣服罢了,因而只能料理闺内的事务,不能过问闺外的事情。现在你已成人,而我已经老了,你行你的义,我行我的礼吧。”受到母亲的鼓励,孟子再次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使儒家思想得到了更广泛传播,当世君子都称颂孟母深明妇道。孟母,作为一个处在人生晚年的老人,不把自己辛苦培养的孩子留在身边,而是把他奉献给天下,鼓励他行仁义之道,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孟母的洒脱与忘我。

《诗经》说:“载色载笑,匪怒匪教”,意思是说 “和颜悦色面带笑,不急不怒来开导”,孟母正是这样做的。

(作者是北京已日东西方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传统文化学者,武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经常受邀在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授课。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本文详见于【《家族企业》杂志2022年7/8月刊】 未经本刊授权,不得转载;经本刊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