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ABC理论,教你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和“作恶情节”

前段时间,童书届又出了一件奇葩事:有一名学生家长在读了《伊索寓言》中螃蟹掐死坏心肠的蛇朋友的故事后“深感不安”,当即拨打当地市民热线电话投诉,要求出版社删除此篇并追回全部已出版书籍,甚至后来还要求全面下架《伊索寓言》。

这条吐槽被网友转发到微博上后,也引来了其他出版行业人员的评论。原来,《安徒生通话》等其他著名的儿童读物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还有网友调侃道,那“四大名著”岂不是瑟瑟发抖:《三国演义》里大军交锋,杀人如麻,尔虞我诈;《水浒传》不仅充满暴力,还有反动嫌疑;《西游记》通篇牛马蛇神,充斥着封建迷信;《红楼梦》更是暗含伦理问题和情色场面……

然而,用一点点理性去思考这个问题就会明白,“好”的书里并不是只能存在美好的东西。如果没有邪恶的东西做对比,又怎么能传达善良的可贵?一味阅读“无菌”的文学作品长大的孩子,又拿什么去面对社会的险恶?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了一个“情绪ABC”理论。他认为,如果前因A(ACTIVATING EVENT)最终引发了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CONSEQUENCE),那么A只是C的间接原因,真正影响人们判断和行动的是中间的桥梁B(BELIEF)。

即如果一本书里存在“作恶”的桥段是A,那么孩子会看到真善美还是学坏C,则完全由家长的引导和孩子本身对于书中故事的认知程度B导致。

比如《怪杰佐罗力》就是这样一套非常具有争议的桥梁书。主角佐罗力一反儿童故事书主角都是英雄的常态,反而是一个总是嚷嚷着要成为“捣蛋天王”的小狐狸。

翻开故事,佐罗力也确实整天在做坏事:抢别人的城堡、吓唬出来郊游的小朋友、在足球比赛里作弊等等……但是有趣的是,每次他做的这些坏事,最后要么把自己坑了,要么就是帮助到了其他人。

如果你真正和喜爱佐罗力的孩子聊起这套书,你会发现孩子们的眼睛里闪出奇妙的光芒,立刻扬起坏坏的笑脸,哈哈大声笑。他们会说佐罗力是爱捣蛋的人、是很好笑的人、是爱帮助别人的人,但没有人会说佐罗力是一个坏人。因为儿童早期的行为其实和道德没有关系,但是这些“恶”的行为对儿童成长来说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孩子们和他们崇拜的佐罗力一起玩耍

“恶”的行为其实是儿童展现力量,挑战权威的一种探索。儿童通过恶的行为,探寻规则的底线,完善规则意识的建构。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社交冲突,也在帮助儿童建立人与人之间较为舒适的界限,形成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事的方式。

相反,当他们在阅读中满足了内心对于“恶”的向往,也极大地安抚和化解了儿童内心的各种“想做而不能”,反而有助于减少他们在生活中的叛逆和焦虑行为,在大人眼中也就变得更乖巧了。

佐罗力为了出风头抓了一只大恐龙,结果却救了一只小恐龙

而家长们在发现孩子们在看这些带有“恶”的行为的书籍时,最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阅读感受,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给以循序渐进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应明白,自己的孩子没有那么脆弱。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对真实的世界失去免疫力,这种脆弱才更可怕。

世界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不那么美好甚至阴暗的一面,那才是生活的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