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年幼,思维越简单,他们看到的是父母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父母不了解这一点,常常以为“我对孩子的付出,天知地知”,只可惜“孩子不知”。记得有这样一句动人的话:“开口说爱,最简单也最困难的告白!”直接表达爱是暖心父母的表现。父母对孩子日常的细心陪伴,比如经常陪孩子玩耍、遇到困难耐心鼓励孩子……其实这些已经是“表达爱”的行为,但相比之下,直白地表达爱的形式,孩子会更直观。“有爱便说出来”,对未成年人的孩子更合适。
父母懂得表达爱,他们的孩子常常是快乐的孩子。感觉被爱的孩子,从父母的语言和行为中获得爱的能量,这些孩子的内心是充盈的,安全感是满满的;相比之下,那些童年感觉不到被爱的孩子,父母切断了与孩子传达爱的管道,这些孩子的内心冷漠,不相信亲密的情感却又对亲密的情感存在强烈的渴望。“文坛祖母”冰心曾经问自己母亲:“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她的母亲用脸颊抵住女儿的前额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听到母亲这样的回答,没有哪个孩子不被温暖包围。
有习惯爱孩子的父母,会养出习惯爱父母的孩子,父母的爱能塑造一个有爱的养育环境。一个孩子会爱别人,首先是从自己的爸爸妈妈那里学到的。
故事:《儿子,我老婆交给你了》
跟亲戚外出旅游,有个孩子的爸爸因为临时出差不能同去。在汽车开启前这样交代自己的儿子:“亲爱的儿子,我老婆就交给你了,你要照顾好她……”惹得我们全部人都笑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两夫妻感情非常好,妻子经常会为了给丈夫吃上竹笋饺子跑到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市场买鲜嫩的竹笋,丈夫经常为了妻子晚上不被孩子吵而把妻子“赶到”客房睡。一路上,小男孩是车里的“开心果”,不仅给哭闹的小表弟唱歌,还给晕车的小表姐讲故事,太暖心了。
善于用书面表达爱和沟通,也是一种非常的方式。说的话听多了会生烦,孩子也是这样,尤其是给孩子讲道理、提建议。如果必须要同孩子沟通的话,采用书面表达不失为一种好办法。通过写信聊孩子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聊志向,聊人生,还可以家长聊自己;通过写纸条提醒孩子、激励孩子、帮助孩子;通过写生日卡片、明星片表达爱意……
一位妈妈过问10岁女儿作业的事,没有想到女儿来了“起床气”,对妈妈发了一通脾气,并说了很过分很伤人的话。妈妈一整天情绪都不好。爸爸决定用文字来解决当时的困境,能来文的就别动武。
爸爸在纸上写出了15条妈妈为女儿做过的事情,然后来到女儿面前,让女儿进行确认。1.妈妈给你买衣服没?(女儿:买了)2.妈妈买好吃的没?(女儿:买了)3.妈妈从小喂你奶没?(女儿:喂了)4.妈妈带你上课没?(女儿:上了)5.妈妈带你旅游没?(女儿:带了)6.妈妈辅导你学习没?(女儿:辅导了)7.妈妈有没有送你许多礼物?(女儿:有)8.妈妈有没有带你看电影?(女儿:有)9.妈妈有没有替你出头?(女儿:有)10.妈妈有没有在你挨爸爸揍时求情?(女儿:有)11.妈妈有没有给你的朋友和同学礼物?(女儿:有)12.妈妈有没有因为你喜欢小动物而替你喂养它们?(女儿:有)13.妈妈有没有因为你生病时守着你、陪你打针、为你流泪?(女儿:有)14.妈妈有没有经常鼓励你,让你坚持进步?(女儿:有)15.妈妈爱不爱你?(女儿:爱)
女儿起初不在乎,让看就看,让写就写,写着写着表情凝重了起来,再后来我能看出她在颤抖,眼里也有了泪花。
等女儿把15件事情回答完之后,爸爸又在纸上的另一侧写道:“那么,你为妈妈做过什么呢?”
爸爸和女儿说,如果她能写出15件为妈妈做过的有意义的事,她以后可以随意对待妈妈,发脾气打人都行。听到这儿,闺女再也绷不住了,跑过去跟妈妈道歉,哭得跟泪人一般,紧紧抱着妈妈,三口人都落泪了。
家是一个无法讲理、需要讲爱的地方。我们和孩子都要磨合,磨合的过程就是互相接纳、互相沟通的过程。
拥抱也是一种直接的有效表达爱的方式。在孩子的婴儿期和幼年期,被父母拥抱是常有的行为,但是当孩子稍大后就没有了,父母们都感觉很尴尬,尤其是爸爸对女儿,或是妈妈对儿子。家庭治疗师弗吉尼亚 萨提亚说:“我们一天需要4个拥抱让关系不死,8个拥抱以维持关系,12个拥抱让关系成长。”拥抱表达爱是亲子矛盾的“良药”。
我们前面学过的“心赏日记”天天写读、“心赏话语”常挂嘴上等就是“爱的表达”“爱的沟通”。家长还要经常抚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捯饬孩子的形象,一个心赏的眼神、灿烂的微笑、慈爱的表情、平和的语气,都会给孩子带来无限的美好。
其实,表达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经常表达对孩子的爱,为孩子注入爱的能量,让孩子在爱的陪伴中加快成长。
“孩子教,须敬听”。孩子跟我们家长讲话,家长也要尊重孩子,有恭敬态度。只有彼此尊重才有沟通,否则将成为沟通的刽子手。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不愿意跟家长说话的,为什么?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在孩子面前显得非常傲慢,体现沟通地位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孩子讲话时,家长要么心不在焉,不尊重孩子,要么高高在上,习惯于对孩子或者孩子所说之事进行评头论足,精于说教,“好为人师”,而且啰嗦唠叨,让孩子深感无趣和厌恶。
其实,孩子跟我们讲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家长从孩子的口中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了解到孩子的内心真实需求,从而更好地爱他。
人首先是对自己感兴趣,而不是对其它事物感兴趣,换句话说,一个人关注自己胜过关注别人或别的事物一万倍。所以,家长与孩子沟通交谈时,要学会引导孩子谈论他们自己,不能关注家长自己想了解的。沟通时尽量使用“你”“你们”这些词,而不是“我”“我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