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亲子关系,可能源自父母的童年阴影

英国心理治疗师菲利帕·佩里在其儿童心理学著作《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中,试图研究讨厌的孩子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这位从业已有20年、做过不少亲子咨询的资深专家认为:熊孩子不应该被单一看待,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应该审视自己的教养方式。

毕竟,那些糟糕的亲子关系并非是因为孩子太坏了。作为教养者,父母自身的成长经历更可能导致他们教养失败。

养育怪圈:看不惯父母的我们,却在变相成为他们

前不久有篇文章很火,一位从业十多年的公校教师,讲述自己的天才学生如何被博士父亲逼疯的故事。

但正是这样一位天才,却看不起同学,甚至几次大打出手,转学后也不改正,最终休学,患上心理疾病。

甚至与同学闹矛盾时,也不指责孩子,而是以“欲成大树,莫与草争”的言论去安抚孩子。

讽刺的是,这样放纵式教育,竟是因为这位博士自身成长于极端严厉的家庭,不希望自己孩子的自尊受到任何打压,于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故事令人唏嘘,但这样的教育悲剧却时常上演。

作为家庭心理治疗师,佩里经常看到为人父母对这一社会角色的逃离与纠葛。

一位两岁孩子的父亲马克,在没有婚外情、没有争吵的情况下,想要与妻子离婚。追溯下来发现,马克的父亲也是在他两三岁时离开家庭。

尽管表面上装作无事发生,但父亲的“遗弃”给童年马克埋下阴影,导致他成年后,也无法正视“父亲”的身份。

佩里发现,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也充满着“温和版”的逃离与纠葛,尤其在父母出现负面情绪时。

比如看见青春期的孩子谈恋爱,或是去网吧打游戏,又或是刚上完一天班,回到家却看见孩子把玩具甩了一地。

在勃然大怒时,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当下情境并非真的大错特错,孩子也并非活该被骂。

“你未必真的有去理解孩子背后的行为,之所以愤怒(或产生其他负面情绪,包括怨恨、挫折感、嫉妒、厌恶、恐慌、恼怒、恐惧等等),有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为触发你过去的绝望、渴望、孤独、嫉妒,或不自信的感觉。”

于是,不知不觉中,父母们挑了一个简单的做法:不去试图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发飙,或陷入沮丧,或开始恐慌。

就像前面提到的博士爸爸,他并未第一时间去了解孩子与同学的矛盾,反倒是无条件护崽。因为他自己小时候被罚怕了。

“只要跟别人有冲突,博士的父亲从来不问青红皂白,永远当众责罚让他长记性。”

这位博士显然是痛恨他父亲的,或许在年幼时还发过誓,“我千万不要成为他”。

但他对孩子无节制的放任,同样也是一种执拗。而且,他比父亲更执着于将孩子培养成“人上人”。

没能释怀自己的痛恨,反倒会让紧箍咒把自己和孩子箍得更紧了。

童年经历往往会给每个人留下深浅不一的烙印,甚至是伤疤。随着成长,有些慢慢被时间治愈,另一些则深埋心里,成为我们看待世界的滤镜底色。

在佩里看来,成为父母是我们重新看待过去经历的一次机会,它的确会触发我们不愿谈及的过往。

但如果我们不加辨别,我们会将上一代的育儿悲剧,复刻到下一代身上,最终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三代人的恶性循环是如何造成的?

佩里曾为一位三十八岁的离异女性娜塔莉做过心理咨询。这位单亲妈妈在离婚后独自抚养孩子,生活重担、婚姻打击导致她陷入抑郁。她时常感到自己与外界无法连接。

直到谈及与母亲的关系,她才找到病因。

外人看来,娜塔丽的母亲是一位好女人,亲近又迷人。但在娜塔莉这儿,即便共处一室,她总觉得母亲很“遥远”。

“几年前,我冒险做了一个决定。我心想,如果我对我妈妈更真实坦白一点,也许她也会对我更真实坦白。所以我鼓起勇气告诉她我的真实感受,我也告诉她,自从我和先生离婚后,我不时会陷入抑郁的状态。

我妈妈听完以后只说了一句:'哦,我过得挺好的。'然后我们的对话就结束了。”

原来,母亲根本不想接纳她的“痛苦”,甚至觉得她的情绪是种威胁。这种拒绝贯穿了她的整个成长,导致娜塔莉成年后,每每经历挫折时,也无法接纳自己的痛苦。

“我试着讨论问题,但她始终紧闭心门。”

导致成年人得抑郁症的最常见原因,不是现在发生在成人身上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期,没有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安抚。

每当孩子需要理解与安慰时,却被告知不要想太多;他们独自哭着入睡,或独自生闷气,随着情感失调的次数逐渐增加,他们忍受不愉快或痛苦情绪的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差。

它可能始于父母对孩子感觉上的否认、拒绝。而且,这绝非是一次两次的偶发事件,而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强化,最终形成一套行为模式和心理习惯。

我们可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行为:

当孩子想要周末你陪他/她玩时,你却假借加班名义,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刷手机;当孩子想让你看他的画作时,你只是做做样子,敷衍地夸了一下,“还行”,然后转头就是致命一问,“作业写完了么,尽搞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当孩子学骑车,因摔跤而痛哭时,你不上前安慰,反倒在远处喊,“真没用,自己爬起来”……

如果有,或许可以再回溯一下,那些想逃离“为人父母”的时刻,是否让你似曾相识?是否你也曾被拒绝、敷衍?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时,又是怎样的?

这可能需要我们反观自己的成长经历,寻找自己情绪模式的形成路径。

当你回到现在,回到家长身份时,面对同样的情境,就能对孩子做出更好的反应。

娜塔莉最终从母亲的疏离中解脱出来,还在襁褓里的女儿解救了她。

“是她让我感受到只有婴儿才能给你的那种强烈的真诚,我决定尽我所能回报她,接纳她的每种情绪,不但只是接纳她的微笑,还有她的大哭。同时也接纳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愤怒、疲惫,还是无能力。我以自己希望被照顾的方式,来对待她。”

这正是佩里在著作里反复强调的:不把过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传给孩子,才能切断恶性循环的链条。

接纳孩子的情绪,其实也是接纳我们自己。为什么接纳孩子情绪会如此重要?

我们从孩子的视角来剖析。

佩里在著作中提出了一个“沙漠生存”的比喻。

想象你突然发现自己身处沙漠中,没有食物、没有住所、没有饮用水,更糟的是,你完全孤立无援。

一小时后,你会有什么感觉?两小时后呢?

如果你看到远处有一些人呢?

佩里将生而为人的体验比喻成一场沙漠求生。独自一人在沙漠里,这就像我们这辈子第一次体验世界时的场景。

我们会根据别人对我们求助后的反应,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个性。

这些反应会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留下一种感觉、一种情绪。那种感觉会在很长一段时间萦绕在我们生命中,直到有足够多的其他体验改变那种状态。

再试想一下,在沙漠里的你,上蹿下跳,花了很长时间,制造了很多噪声才有人理,你会如何?

又或者即便你哭多久,都没人理你,来往的人只顾自己走来走去,你会怎么办?

更有甚者,如果过往的人停下来,也看不到你的需要,还要虐待、打骂你,对你身体造成伤害,你又该怎么办?

佩里用假设的方式阐述了四种不同的亲子关系类型:安全型,不安全/矛盾型、逃避型,和排斥型。

安全型当然是最理想的,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如果父母能认真对待他们的感受,孩子会逐渐知道,即便当下感觉不舒服,但情况终究会好转。

但另外三种类型的孩子就不那么幸运了,尤其是最后两种。

在逃避型关系里,那个一直没人理的孩子,最后会放弃喊叫。他的内在信念会变成:“反正我无法获得关注,那又何必尝试。”

长大后,他有可能会变成独行侠,而过往的人也会认为,他既没有招手,又没有哭泣,肯定对别人无所需要。

长时间身处这一关系的孩子,会把他人视作伤害的来源,既不能拥有同理心,还可能不相信道德和良心。

这四种关系都指向这一点:我们的行为塑造着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是“父母”身份赋予的权力。

当我们拥有权力时,很有可能不知道该如何使用,于是借助他人的经验和模式,复制到孩子身上。而我们的父母绝对是最大的参考系。

无论是哪种模式,孩子都应该被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首先是“人”,而不是我们需要去处理的“事情”;他们对世界的很多个“第一次”体验,是由我们引领;他们并不是我们的“替身”,去弥补我们的遗憾或伤痛。

决定这三项的前提就是,尊重孩子自有感受,不否定,而是去理解、接纳。

沙漠是继续荒芜,还是充满绿洲,关键就在于我们得拿出足够的同理心,常常换位思考,就如同我们从沙漠中走过一回那样。

直面伤痛和错误,是治愈的第一步。

佩里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方法,教会我们如何修复和重塑已经破坏的关系。

在家庭中,谈论感受在任何时候都是良好沟通的基石。因为事实可能存在对错,但感受却无法被否认的。

有时,父母们惯于讲事实、摆道理,并经常性将此作为一种策略,变相让孩子屈服于权威。但越是这样,越是在忽略孩子的情感表达。我们自以为的有效说服,只会让他们感到被否定。

吃了闭门羹的情绪并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躲起来继续恶化,未来再冒出来制造麻烦。

当然,情感的表达也需要适当, 尤其是父母过度倾倒一些负面情绪,反而会给孩子增加心里负担。

界定自己,而不是界定别人。如果想让孩子关掉电视机,打直球的权威型父母可能会说:“这个节目结束时,你必须关掉电视,因为你看太多电视了。”

为显示自己有理有据,父母们可能还会借用专家研究,告诉孩子们看电视超过一小时会有多大危害。

这种做法实际是将你的意图隐藏在合理的理由背后,更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一个小时很久么?我不这么认为。”

久而久之,这不仅会导致沟通变难,孩子也会学习你的行为,他们变得越来越擅长编造理由,而不是表达感受。

较好的做法是这么说:“我不希望你一直看电视,所以这个节目结束后,我会关电视。你想玩点别的吗?要不帮我一起准备晚餐?”

真诚谈及自己的感受,是与孩子协商的基础。

即便你的感受是很自私的,也总比假装成专家要容易让人接受。

与另一半好好沟通。父母关系是影响孩子幸福感的关键。有一项调查询问青少年和父母是否同意以下说法:“父母相处融洽是养育快乐孩子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认同这句话的比例高达70%,但父母认同这句话的比例仅有33%。

可见,孩子对父母关系是否融洽更为敏感。而当家庭不和睦时,孩子经历的情感痛苦是成年人看不见的。

更为糟糕的是,如果孩子总是心事重重,担心自己的安危及归属,他们就无法自由地对广阔的世界展现好奇心。没有好奇心对他们的专注力与学习都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佩里建议,即便是父母双方处于分居或离异状态,只要以尊重的方式提到对方,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会少很多。

另外,在一般家庭,父母双方多表达对对方的欣赏,更能让孩子感到幸福。

温情轰炸。如果跟孩子的关系已存在一些裂痕,该如何修复呢?

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提出过“温情轰炸”(LOVE BOMBING)的方法:父母需要花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

那段时间不是亲子相处的“优质时间”,而是“温情轰炸”时间,有明确的起始时刻与结束时刻。

在那段时间里,孩子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发号施令,决定父母在哪里,做什么事情。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全身心投入地关爱孩子。

实际上,当父母们完全让渡控制权,让孩子发号施令后,并不会使他们的不良行为变本加厉。

孩子行为之所以“熊”,本质上是不受关注、不被聆听,或遭到虐待。他们获得关注的唯一方法就是搞破坏。

当给足了关爱和关心后,他们就不必刻意捣乱来寻求关注了。

“温情轰炸”练习就是给孩子加强版的关注。这也是一种打破亲子之前相互胁迫的行为模式,重新启动一种良好互动的节奏与模式。

佩里的这本书出版后,在英国掀起巨大轰动,全英家长热烈讨论,甚至没有孩子的人都迫不及待地买来,用于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而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早已超越亲子关系的探讨,上升到我们与自身的关系,与过去的关系,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不过就像书名写的那样,作者希望自己的父母读过这本书,如果他们能更体察孩子的内心,或许就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幸福感。但很多时候,却事与愿违。

豆瓣上的一位读者将这本书寄给自己的父亲,但她父亲却拒绝翻看:“我不会看,你长大了,应该会看问题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宁愿一个人在外地打工,也不愿意回到家里。过去的伤痛就是伤痛,就算愈合了也会留道疤。”

一个想要和过去阴影和解的成年人,未必能等来一份迟来的安慰。或许是父母年纪大了,思维和习性早已固化,无法强求改变;或许是父母已不在人世,我们连面对面的机会也无法拥有。

这段由你主导的亲子关系或许能治愈旧伤,但它更重要的意义是:在这场注定离别的亲子关系里,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