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让人爱恨交加的手机

我十八岁的抑郁症女儿,没能顺利复学的女儿,正跌跌撞撞苦寻出路的女儿,曾经数次发出慨叹:“手机害人!”但事实上手机却成了她形影不离的至亲好友。拿她自己的话来说:“上厕所可以不带手纸,但手机一定得带。”

群里家长们断网、摔手机,或者把手机泡入水里等行为也实施得不少。但据统计,无一成功,大概率让事态更加严重,悔不当初。

有一位家长,原本孩子还在正常上学,但有一天放学后,发现手机被家长藏了起来。马上暴怒,一通大发脾气后,从此拒绝上学、拒绝出门。后来家长拿出手机,放开管控,这孩子还是没能回到学校。

有个孩子说,是玩手机所以才黑白颠倒、才厌学的吗?不是,是因为睡眠障碍,焦虑烦闷,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无法热爱生活,对未来绝望,所以才玩手机的。

我女儿生病初期,其实并没玩手机,但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因为焦虑失眠,担忧无法适应次日的学习强度,因而恶性循环,更加难以入睡。

比起沉迷手机,心理疾病孩子的家长,更担心孩子连手机也提不起兴趣的可怕情形。经历了很多,太多太多的战役、太多太多的失败、太多太多的痛苦,才让家长被迫放下了控制、期待,转而追求“哎,玩手机吧,玩着不要闹、不要哭、不要搞事情、不要寻死觅活就好了。”看吧,一切都回到了原点和起点,孩子小时候,不就是希望孩子开开心心玩玩具,不哭不闹吗?

所以,手机,该拿你怎么办呢?

我的理念是:越控制越渴望,越允许越理性。

我全然放开了对女儿手机的管控,让她自我管理。初时会黑白颠倒,会沉迷网络,比如看小说、打游戏、刷小视频、聊天。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觉得熬夜不舒服(头昏脑胀,掉头发,长痘痘,长胖),还不如正常作息,玩手机也要有精神些。原本诱惑力很大的手机,也渐渐会变得很无聊。所以转而去寻找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尝试,比如写小说、写诗、英语、日语、唱歌、听文学课等。

有一次有位网友问我是不是“雪粉”,当我正迷惑不解时,另一位网友解释说是指李雪的粉丝。

今天早上恰恰看到李雪的一篇文章《孩子玩游戏上瘾,沉迷电视,需要的不是矫正》,对她的观点十分认同,难怪会被误认为是雪粉。

“当父母焦虑想要控制孩子的时候,就会压制孩子的能量,孩子处在低能量水平,就只能看电视、刷手机;

当孩子感受到被父母无条件的爱和信任,能量就会高涨起来,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发展自己。

如果孩子长期处在精神孤岛中,从低能量水平恢复到正常,就要更长的时间,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长短,取决于父母是否真的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全部,父母接纳度越高,面对孩子越放松,孩子恢复得就越快。

没有孩子在能量高的时候,会长时间沉溺在电子屏幕中。人都渴望丰富有趣的精神世界。”

“孩子的每个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

孩子的问题行为其实是他在努力地弥补内心的黑洞,他在努力地寻找自救的活路。

一个16岁农村的退学女孩,整天在家里看电视,基本是韩剧与宫廷片。我去感受她,感受到如果不是电视剧中的“王子公主”那些全能自恋的幻觉,拼凑她破碎的自我,她可能早就自杀了。

幸亏妈妈没有禁止她看电视,并且在我的鼓励下,真诚地为孩子在过去所受的创伤而道歉。后来这个孩子去工作了,并且告诉我,她已经从自杀的冲动中走了出来。

每个孩子的“问题行为”都是在弥合自己心灵的创伤,而“限制行为”会让孩子的创伤压住,并且出现更可怕的后果。

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和弥补爱,当然最好。如果不能,至少不要去打扰孩子。不要去自以为是地去控制,否则会掐断孩子自救的活路。”

“只要有自由,多惨的童年都可以自救。我们都有一股内在的精神力量,只要在不被父母干涉的空间,就能发展自救。

一些精神分裂和自杀的青少年,他们的悲剧就在于没能有一个自救空间。“问题行为”父母不断地纠正,一路纠正进了精神病院或者火葬场。

如果自己童年太痛苦,爱孩子确实不容易。给爱很难,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管住嘴巴,给孩子一个自由喘气的空间。

父母如果不懂得怎么爱孩子,至少不要自作聪明地去改变孩子――不要去掐断孩子最后的自救活路。”

孩子的状态反应的是父母的人格水平,所以把盯着孩子的眼睛收回到自己身上,让你自己活在当下,凝神聚气,专注去做能够丰盈身心的事情,比如瑜伽舞蹈、绘画书法、读书写作、设计创作。

并且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游戏互动。你的身心状态越来越饱满,孩子自然被你潜移默化。

你在任何人身上看到问题并且产生烦恼,都不去控制或改造对方,而是反躬自省,修缮自己。这是你能够给孩子的最伟大的教导。

另外,如果孩子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并没有因此眼神涣散神情落寞,那就不是自杀式 消磨时间,而是在享受时光,在享受他自己的人生。

记住,那是他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无论孩子是在消磨时间还是在享用时光,你过好自己的人生,就是孩子最大的福分。”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而事实上,孩子在游戏中可以体验到成长。而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孩子的心智发育,很多都是在游戏中去完成的,比如成就感、满足感。

而成年人则需要在现实中去自我实现。如果我们在童年中可以没有被干预地尽情地体验游戏,那么,长大之后我们就会对打游戏没有兴趣,因为我们觉得那个虚拟的成功是浪费时间。但是小时候被严格限制打游戏的,他就会在成年以后依然沉浸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去寻求虚拟世界的成就感,这才是真正的荒废人生。”

“当灵魂无法安驻在自己的身体里,关系就是损耗。如果在关系中我们拥有“关系有也好,没有也好;对方喜欢我也好,不喜欢我也好;一切都是可以的。”关系才是滋养。”

”成瘾的时候确实好像没法自主自律,仅仅观察到这些就好,不要去苛求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觉察到的自己的成瘾,并且深深地允许自己,一切都会无常地过去。成长,并不是我们努力改变自己而实现的,而是当我们允许自己,它自然而然地发生。

那就是和这种有问题的感觉待在一起,去觉察它去经验它,觉察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终点。全然地觉察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被解决,你所谓的心理问题,当你得到足够的允许、足够的体验之后,它也会无常地过去。然后我们不再想要改变自己,带着觉知去做各种的选择,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