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孝顺听话,家庭和乐,是很多父母最大的心愿,但是,懂事的孩子并非天生就有的,主要还是看父母的教育培养方式。
如果家长不出力,光想着坐享其成,那么放任孩子的后果,可能恰恰和家长期望的相反,最终反而养出“白眼狼”。
家长除了要积极教育、引导孩子,还要注重一个特别的时期,即“仇亲期”。到了这个阶段,孩子普遍会变得不听话、叛逆,爱跟父母唱反调,这都是正常现象,只要家长及时干预,就能让孩子转变过来。
一般来说,“仇亲期”出现在孩子的青春期内,大概在12岁~14岁左右。这个阶段,孩子容易变得敏感、叛逆、暴躁,且非常渴望离开父母的羽翼,和父母保持距离。
即使家长是出于好意关心孩子的情况,也会遭到孩子的反感和厌恶,如果家长不能好好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对自己和孩子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3个信号,是孩子进入“仇亲期”的征兆,家长别大意
孩子进入“仇亲期”时,会有一定的信号,家长如果不当回事,或者发现了却不知道怎么处理,小心孩子将来成为不折不扣的“白眼狼”,那么家长的日子就难过了。
对于父母的穿衣打扮,觉得过气、老土,对于父母的言行举止,觉得有代沟、不理解,对于父母的教育方式,觉得霸道、专制,总之,孩子一旦进入仇亲期,对于父母的不满会凭空增加,觉得哪哪都不满意。
这种将自己的位置放得太高,不尊重父母,看不起父母的行为,其实是很可怕的。如果家长放任不管,指望孩子长大一点自然懂事,那么结局未必会如家长所愿,孩子只会认为家长默认了自己的这种判断。
再者,孩子将自己定位得太高,其实也不是好事。自信是好,但盲目的自信,就是自负了,对于孩子认清现实,脚踏实地地努力,会有负面影响。
建议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要学会“克制的爱”,而不是一味地溺爱孩子,不能让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以免孩子进入仇亲期之后大爆发,父母自己也遭罪。
进入仇亲期的孩子,轻则瞧不上父母,重则会开口辱骂,甚至殴打父母,这样已经很严重了。
而那些随意打骂家长的孩子,并不是以前乖巧懂事,进入仇亲期才突然转变的,而是父母早就奠定了不好的基础。
比如孩子小时候,就喜欢用手捶打父母,以此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由于小孩子打人不疼,且还年幼,不少家长便没有当回事,反而觉得孩子可爱。
正因为家长的忽视和纵容,让孩子养成了这种坏习惯,以至于到了仇亲期,孩子叛逆心理加剧,才演变成了打骂父母的现象。说到底,其实还是部分家长自作自受。
所以,停止溺爱孩子,教会他们从小尊重长辈,合理提出自己的要求,才是防止孩子将来不孝的关键。
小孩子大多数都是依赖父母的,尤其是妈妈,但进入了仇亲期的孩子,他们很可能反其道而行,巴不得距离父母远远的。这种排斥父母关心、干预的情况,也是信号之一。
比如家长问他们在干什么,孩子反而会觉得父母在刺探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学业、生活包括感情动向,都属于自己的私人事情,父母无权干预,他们更不希望父母过问。
如果家长不希望孩子如此,最好在孩子小时候就能做好心理铺垫。生活中多多关心孩子,和孩子积极交流、沟通,保持耐心,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
即使孩子的想法不正确,家长也不要指责、打骂,讲道理,让孩子心服口服才是正道。同时,家长也需让孩子明白,自己会尊重他们的隐私,保护他们的尊严,有什么困惑、不懂的事情,可以和父母商量,自己绝对保守秘密。
只要孩子从小养成和父母分享的习惯,且知道父母会尊重他们,那么即使进入仇亲期,也不容易往坏的方向发展,家长就更不用担心亲子关系变差,孩子变成不孝的白眼狼了。